长话短说,目前巴印剑拔弩张,尤其是印度,空军出动了多架运输机和侦察机,可为啥印度又是断水、又是如此兴师动众呢?克什米尔和中东那边的巴以一样,压根又不是什么风平浪静之地,克区这个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当地的武装人员袭击印度军警宪特的情况,为什么莫迪会对这件事情很愤怒呢?
我就不绕弯子了,说白了,因为枪手目标不是印度的武装力量,而是印度教徒。
红圈位置就是枪手主要射杀区域:
莫迪自诩为印度教徒的保护者,非常在意国内舆论风向,对Muslim武装人员的妥协,被视为一种示弱,尤其是在2019年,取消宪法370条款之后,莫迪是铁了心的要把克区问题解决。
而这种解决方案为彻底改变人口结构,这势必会带来相当程度的宗教矛盾、社群矛盾、土地矛盾等,由此带来的伤亡是必然的。
此次事件让莫迪认识到,过去几年并没有真正解决克区人员反抗问题,而莫迪根本不想从政治层面上达成和解,这必定会加速莫迪对克区的严厉政策。
同时,莫迪极大概率会报复,这不仅是要给国内舆论一个交代,更是要彰显取消宪法370的必要性,打击武装反抗的必要性和决心,而报复的方式,如中止印度河河水条约,其实是对印度国内舆论的一种回应,就是莫迪想要通过人道说法去告诉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这么坏,为什么不切断水源,渴死、饿死他们呢?”
所以就有了现在看到的事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军事上的胜利,以维持印度人心中那种,巴基斯坦已经不是和印度一个级别的对手的印象,海军并非印度军队的强顶,而陆军那些摩托车杂技演员动员又太慢……
等到陆军动员完毕再反击,舆论热度在下降,莫迪一定会成为政治舆论上的输家,因此,对巴进行报复性空袭的概率非常大,且是莫迪的最优选择之一,而根据前两次空袭的时间来看,印度需要11-12天左右的准备时间,我觉得印度对巴基斯坦进行空袭,那么空袭的时间应该也会在事件发生后的10天左右,也就是五一前后,看看再说吧。
莫迪要是借此势再搞一把对巴'军事胜利”和对巴军事优势的国民印象之后,印度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治理克区层面上,而我估摸着近期可能又要出现什么“外壳手术式打击”的字眼了,因为那是印度最喜欢的词,一群教徒非要玩西医那一套话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至于说巴基斯坦这次能不能支棱起来,对印度试图发起的“水淹三军”策略能发动全面战争打一把吗?不是我高看印度军事实力,我一点都不高看,可是巴基斯坦可能真没能力去全面战争。
过去三次印巴战争吧,印度一路赢赢赢都赢麻了,巴基斯坦已经输掉了快半个国家,现在的巴基斯坦没有主体民族,最高领袖的命令出了首都就没人听,这个国家很可能连总动员的能力都没有了,指望巴基斯坦支棱起来,还是洗洗睡吧,氢弹什么的,又不敢真用,双方都是有核国家,指望核武器吓唬人,强国的核讹诈都没什么用,那这俩国家的核讹诈也根本没用,甚至双方可能连提的心思都没有。
核武器足以摧毁所有的人类顶层既得利益者和统治者,想动用核武器,也不过都是一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踩钉子扎进脚,但穿鞋的之间都有一种默契,这个默契是什么就没必要再解释了,所以战争还是得靠常规手段,也就是拼国力,这一点,巴基斯坦并不占优,甚至完全在劣势,巴对印度其实也相当于小对大,不好搞,绝对不好搞。
好在,印度处在龙国的“鸡尖”位,想必也不敢在局域地缘事件里发动一场独立的全面战争,所以这事,我觉得今天这一篇文章就能搞定,继续小摩擦不断,但全面战争,没戏,指望这俩家真的全面开战,比指望第三次世界大战还难。
两家大概率都是对内演一下,找个台阶慢慢缓和就完事了,毕竟巴基斯坦的空军可能还算是有点攻击力,看看这枭龙战机也有模有样:
但巴基斯坦就那么大点国家,再猛还能猛到哪,打仗打得经济,它熬不远的,而印度就更别说了,一旦真的开战,不是轰自己就是摩托车开沟里去的,那在国际地缘实战中真的做了显眼包的话,那打了还不如不打,而且印度又没石油,它一开战,别说会不会再战略上受美俄掣肘,估计海运都得被美俄趁机抢走。
所以,说完了,估计也就这么点事,愿我想得肤浅了,因为一提全面战争就连我都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劲儿,更别说喜欢看热闹的人了,由此可见,人类确实无法永远和平,和平就像整个人类的贤者时间,和平久了而不打点仗的话,真的让动物本能憋疯,而动物本能就是攻击性。
但我现在非常怀疑,印巴两国看到了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局势场面与下场之后,他俩估计现在都互相怕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