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前两天,和几个好久没见的朋友聚了聚。

中年女人的聚会,大部分都在聊孩子。

其中一个朋友说,她认识的一个孩子,已经休学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个孩子之前学习很好,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从去年开始,孩子突然不肯去学校了,无论父母怎么劝都没用

本以为,孩子休息一段时间就能调整过来,结果直到现在还在家里躺着,对上学提不起丝毫兴趣。

这让整个家庭都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朋友说完这件事,在座的中年妈妈们,纷纷聊起自己身边孩子的休学案例

有人说,认识的孩子里,有的居然刚刚三年级就不想上学了

坦白讲,这一两年,我也开始陆陆续续听身边人聊起自己家孩子不愿上学的事儿。

以前,我一直觉得,厌学、休学这样的事,离我们的孩子很远,可能只是极个别的案例。

但是当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和我聊起这个话题,甚至身边的亲戚、朋友家也开始有孩子厌学、休学后,我才发觉,这好像不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了


我回想了一下,我们小时候也会有不想上学、不喜欢上学的时候,但抱怨完了,还是老老实实去上学。

但现在孩子们的“厌学情绪”,似乎比我们那时候要严重很多。


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不想上学

“厌学”成了一个时代病?

那天刷手机,正好看到了一个视频,里面提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说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中小学生的厌学率达到了73.3%。


这是什么概念?10个孩子里,就有7个是不想上学的!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敲碎了老母亲内心的平静。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特意问了啾啾,四年级小孩会有厌学情绪吗?

没想到,啾啾毫不犹豫地回答:“有啊,好多同学都说不想上学,觉得上学好累。”

但好的一面是,至少她们班,到现在还没有休学的孩子。

其实我是有点理解这代孩子的,TA们的确很辛苦,承担的压力也很大。

早上
7点起床,匆匆吃个早饭就要去学校,每节课40分钟,下课后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学校也不太允许他们在室外活动。

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孩子们不是回家上网课,就是赶场上兴趣班,学校布置的作业还得写两个小时,加上预习和听写任务,可能得
3、4个小时才能完成,班里一半都是近视的孩子。

算下来,每天10多个小时的强度,咱们标准的上班时间才8小时,现在的孩子们上学比上班都累。


当然了,各家的安排不太一样。有的小学没那么卷,但到了初中,任务量一起来,对孩子来说绝对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间,厌学休学情况也会集中爆发。

网上有一份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显示:

“情绪障碍”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是13.41岁,而“首次休学”的平均年龄是13.74岁,主要集中在14岁。

也就是说,很多孩子在确诊情绪障碍后不久,就可能因为病情影响而休学了。

而且,这些休学的孩子中,很多成绩都很好,他们原本有着光明的未来,却因为厌学、抑郁,种种原因,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更让家长头疼的是,厌学现象跟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历高低,都没有太大关系。

前两天,我看到北大设计人生主讲老师王成的视频,他跟妻子都是985毕业,结果儿子不喜欢学习, 后来他儿子连中考都没参加,他跟妻子经历了一阵绝望,最后也只能接受。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最近,我还听说北京儿童医院的“拒绝上学门诊”爆满,许多家长带着自家孩子前来求助。


医生说,拒绝上学的现象,在初一和高三群体中较为常见,其次是初三和高一群体,这些孩子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孩子还会出现躯体化症状

有的是因为学业负担太重,有的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还有的因为家庭期望过高,不管哪种原因,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很可能就是“拒绝上学”


这可能是我们这代家长

需要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文章写到这里,按理说,我是应该给大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的。

可是我设身处地带入了一下,万一哪天我的孩子不想上学了,我该怎么办?

坦白讲,我没有答案

只能说这件事落到谁身上都是一座山,都是对一个家庭的巨大打击。


我也看过很多类似案例。

父母要么带着孩子到处旅游,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的内心和情绪得以平复;

要么就是彻底接受孩子的躺平,但是躺到什么时候,最后结果,也未可知。

有人可能会追问,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也很难有一个特定的答案,只能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题。

我们父母那一辈,有他们那一代的难题。

我们这代人也有自己的难题,我们赶上了时代的不断变革,需要不断去摸索新的答案。

往前看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参考,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到了我们孩子这一辈,时代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也许他们的未来会被更具创新力的AI所替代,总之他们也会有自己要面对的新课题。


我很不愿意把孩子厌学,简单归咎于父母的问题,身为局中人,我太了解这代父母的不易,有多少人能真正体谅,这代父母身上背负的沉重压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这一代父母肩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白天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拼命旋转,加班到深夜是常态,晚上回家还要担起辅导作业这样虐心又虐身的沉重负担。

在孩子的教育上,这代父母也可谓尽心尽力,然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常常让我们感到力不从心


生活的琐碎更是如影随形,柴米油盐、日常琐事,每一件都不能少,每个人都要照顾到。

所以,我也不太喜欢“孩子在替整个家庭生病”这样简单粗暴的归因。

厌学、休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可能并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更多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压力,教育制度的竞争,家庭环境的期望等种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只能说,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请先不要自责,也不要责怪孩子。


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大人也有不想上班的时候,只是我们更容易调整自己的状态,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需要理解孩子们的压力,帮TA们寻找一些出口。

亲近自然是一种不错的调节方式,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也许换个环境,远离了手机,亲子关系还能拉近一些。

啾啾现在有点青春期预备期,跟个小炮仗一样一点就着,有时候跟她说话我也气够呛,但能怎么办呢?

总归是自己亲生的,我能想到的就是多制造点母子间的“亲密时光”

所以清明假期那几天,我带啾啾和妹妹出了趟远门去山间徒步,本来没抱太大期望,没想到意外收获了几天母慈子孝的快乐时光


总之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大后方,如果孩子发出了“求救信号”,那就陪TA一起慢慢找答案,也许转机就在下一刻。

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不要犹豫,及时寻求心理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最后,我也想问问姐妹们,你家的孩子有过“厌学”瞬间吗?

你是如何面对的?来评论区互相支个招。

关注三妈很久的姐妹都知道,我从啾啾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她报名参加各种夏令营,刚开始我和啾啾爸带着她参加亲子营到后来让她自己参加单飞营

去年暑假,因为呦呦也大了一点,我就把姐妹俩一起丢进了西班牙的夏令营,让她俩玩了个痛快,我自己也获得了短暂的解放,跑去爬了个山。

寒假的时候,我给啾啾报了游美的滑雪营,回来之后她一直跟我说还想再去,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我又给她报了一次。

这几年给姐妹俩选夏令营,国内外各类大大小小的夏令营我接触了不少,也积攒了一些给孩子选夏令营的经验。


最近很多妈妈已经在给孩子规划夏令营了,后台有不少姐妹想让我给大家推荐靠谱的机构。

在推荐机构之前,先跟大家说下这几年我自己选夏令营的三个硬标准。

一,必须是老牌机构,因为不管是单飞还是家长陪同,安全性是首先要考虑的,老牌机构在各方面都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无论是开营资质还是各项设施都比较完备;

二,老师要足够专业,经验足够丰富,活动的设置也要科学有意义,因为游学营不是旅行团,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功能;

三,师生配比要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照顾得到,体验感更好,单飞营的师生配比最好在1:6以内。

基于以上的标准,在对比了市面上的各种机构之后,这几年我给啾啾和呦呦选的一直是游美的营地。

巧合的是,几年前我第一次给啾啾报游美的国际营,才知道 啾姥姥在北大教育学院上校长研修班的时候,和游美的boss是同学。我通过姥姥搭了一个桥,联系上了游美,并且更为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情况。


游美是成立15年的老牌机构,有非常成熟的运营团队,开营经验可以说是行业的老大哥。

2023年的暑假之前,我也给三妈的读者们组织过一次游美营的优惠团购。这次再来给大家推荐,我特意约游美的创始人在线下见了一面,细致地了解了游美目前在做的所有营地类型和路线,精心挑选了几个我认为大家会非常喜欢的营。

有亲子营、有单飞营,也有之前推荐过的国际营,目的地有我的家乡贵州,还有桂林、川西、西双版纳、上海、千岛湖、北京,有暑假营也有端午营,而且凭着和游美的交情全部给大家争取到了最优惠的价格

因为是夏令营,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所以这次我专门安排了一场直播,直播的时间在5月8号晚上19:00-24:00,我会把游美的创始人James请到直播间,感兴趣的姐妹可以先把直播预约起来。

另外,我也专门建了三妈读者夏令营交流群,群里请了游美的老师给姐妹们答疑 ,也会具体介绍同夏令营的区别以及具体的行程安排

社群里给姐妹们准备了丰富的礼物,有海龟爸爸的

儿童护肤品,比如润唇膏、面霜、洗面奶
等等,还有出行必备的
双肩包、露营杯、遮阳帽
,只要进群参与互动就有可能拿到,另外,群内姐妹在直播间下单任意夏令营,还可以获得专属的下单惊喜,大家扫码进群了解。

扫码进群⬇️

最后再啰嗦几句,其实像游美这样的老牌营地,完全不愁客源,这次给三妈的读者推荐,他们也特别有诚意,有些已经售罄的热门线路特殊新开了营期,但因为一期最多也就12-15组家庭,整体名额依然不太多,所以大家一定要进群,有感兴趣的线路充分地提前了解,直播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下单抢占名额

当然,我也会在直播前写文章详细的跟大家介绍,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后续的推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