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报道,近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开启4天正式访问;同一天,北京迎来中印尼“2+2”部长级对话机制的首次会议。万斯此次访问的最主要目的,是同印度进行贸易谈判,力争达成让特朗普满意的结果。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万斯此次访印,正值美国关税政策搅乱全球、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敏感时刻。美国向来热衷于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最高达245%,试图以此遏制中国发展。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在印太地区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自然成为美国拉拢的对象。特朗普派万斯访印,首要目的便是与印度进行贸易谈判,加速达成美印贸易协定,期望通过深化美印战略关系,实现遏制打压中国的险恶图谋。

印度对美国的关税豁免有着强烈渴望。过去一年,印美贸易额超过1180亿美元,印度还保持着超过32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然而,美国却对印度商品加征了26%的关税,这对印度经济冲击不小。此前,印度总理莫迪为解决关税问题,主动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磋商,承诺削减一半美国商品关税并增加采购美国商品和武器,但最终仍未能逃脱被加征关税的命运。

如今,印度期望借助与万斯的谈判,争取美国在关税上的让步。就在万斯抵达印度当天,印度财政部迫不及待地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尽管表面上未针对中国,但路透社指出,这实则是印度向美国递交的“投名状”,意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大棒下,尽快向美国表忠心,争取在90天暂停期内达成协议,避免被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美国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在亚太地区钳制中国的战略支点。印度横跨印度洋重要航道,紧邻中东石油产区,又与中国、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关键。美国企图拉拢印度,让其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与自己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中国,以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但印度也有自己的算盘,它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一方面,印度希望从美国获得技术、投资和关税优惠,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另一方面,印度也清楚自身经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中印贸易总额达1278亿美元,中国对印出口高达1135亿美元,印度对华出口仅143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使得印度在制造业诸多领域离不开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化工原料。因此,印度虽受到美国施压,但在对华政策上态度谨慎,避免彻底“选边站”。

中印尼“2+2”机制意义重大。从地区安全角度而言,美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推行冷战思维,频繁推高军演频度、推进“印太战略”,试图制造紧张与分裂。而中印尼深化防务安全合作,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制度化动力,向外界表明地区的命运应由地区国家自己掌握,反对外部势力干涉。该机制为地区国家提供了磋商对话、安全航行的制度平台,有利于推动南海权益问题通过理性协商和政治途径解决,降低误判风险,维护和拓展合作空间。在经济领域,双方一致反对滥用关税政策,认为其严重损害国际经贸往来。中印尼将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正当权益。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对比万斯访印和中印尼“2+2”会议可以发现,美国试图通过拉拢印度遏制中国,这种基于冷战思维的战略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印度虽有自身利益考量,但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其国内也面临农民抗议、移民矛盾等问题,美印合作前景充满变数。而中印尼的合作则建立在长期稳定的战略互信基础上,双方有着共同的发展诉求和对地区和平稳定的追求。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亚太地区各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印尼“2+2”机制的成功实践为地区国家树立了良好典范,而美印之间基于利益博弈的合作走向,还需在未来的国际局势发展中进一步观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