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带来基于CMP平台打造、搭载全新的CEA电子电气架构的概念车ID.AURA,全新揽境、迈腾等车型也与消费者见面。
面对新能源汽车激烈的竞争,作为合资头部品牌的一汽-大众,有怎样的思考?车展期间,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汽-大众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研发,深耕中国市场,自2026年起累计推出10款新车。
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受访者供图
明年起将推10款全新车型,油电混共进
新京报贝壳财经:合资品牌发展压力很大,燃油车市场份额已被新能源车超过。一汽-大众对产品变革有什么思考?
吴迎凯:一汽-大众也在持续更新变革,我们车展带来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AURA,定位纯电紧凑型轿车,应用了一汽-大众的很多前卫科技,产品开发周期会缩短30%。
基于一系列技术,一汽-大众将自2026年起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的策略基础上,在多个细分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型。这些都是针对中国用户需求打造的产品,也将吹响企业商品结构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冲锋号。
新京报贝壳财经:产品研发是否更本土化?
吴迎凯:我们正在由“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迈进,一汽-大众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研发,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提升一汽-大众在商品定义、开发节奏与用户场景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
客户是“家属”不是“小白鼠”
新京报贝壳财经:除了产品革新,你们还有什么计划?
吴迎凯:在在残酷的竞争中,企业想要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一汽-大众的造车文化,那就是“品质”。安全,是底线;品质,才是真正的豪华。
一汽-大众坚持客户是“家属”,不是“小白鼠”,安全和品质不能有任何妥协,从产品的研发初期到推向市场,我们不会拿客户来练手。最近,有关部门整治行业虚假宣传,从“史上最严的动力电池安全令”出台,到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不准拿用户当“小白鼠”的规定有望在全行业落实,这与一汽-大众一直以来的造车理念和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看汽车行业的“内卷”?
吴迎凯:一汽-大众始终认为要靠品质和服务赢得人心,“卷品质”“卷服务”才是我们的价值立场。
除了保障用户安全的基础,一汽-大众还推出全系车型整车终身质保以及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整车+原装备件终身保障,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相信这样的服务既有利于用户,又能展现产品品质。在品质与服务方面“卷”,是利他的“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