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往事,绕不开一个人的名字——杜月笙。这个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人物,即便已经离世七十多年,但有关他的一切,在人们心中仍然覆盖着一层神秘的传奇色彩,其中也包括杜月笙故居。今天(4月26日)起,位于西云楼的杜公馆对外开放,首批参观者走进这座既有海派石库门风情,又充满故事的老宅。
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杜公馆始建于1926年,原址坐落于上海市黄浦区宁海西路236号(旧称华格皋路),是杜月笙唯一长期居住的私宅。2000年,因修建延中绿地,原址面临拆迁。加拿大华人黄修志将原建筑买下,在建筑学专家的支持下,建筑构件被妥善编号、收藏。2015年,杜公馆按原貌迁建至嘉定西云楼。
从最初的落成,到其后的拆、建、迁,杜公馆已历时百年。它不仅是上海城市风貌的代表作,更是历史经纬的见证者。砖墙红瓦的石库门建筑是当年杜月笙接待、会客、议事的场所,融合了西方建筑和中华文化的精髓。罗马柱欧式拱形门上镶嵌着“麒麟”和“凤凰”,中间刻有“竹苞松茂”四字,寓意“吉利喜庆,子孙满堂”。
“杜公馆共两层,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的形制是西式,主结构则采用中国特色的卯榫结构。”西云楼总经理江李洲介绍,整栋楼20多根通天立柱直达二楼,不似中国一贯使用的圆形设计,而是方方正正。大厅天花板上的横梁全部由整根上等柚木雕琢而成,其中最为打眼的是一组由黄金荣所赠的金丝楠木雕花大梁,每根梁有一吨重,上面的雕刻图案清晰可见,十分精美。两边立柱上挂着一副对联,上书“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小时候通过电视剧对杜月笙有一些了解,现在能来这里实地参观他的故居,觉得非常感叹。”参观者殷升表示,这种时空交叠的震撼,恰是历史建筑的魅力所在。
老建筑里触摸“活的历史”
缝纫机与红榜裁缝、银行间、镀金时代、戏如人生……当天,对外开放后的首个展览“海上经纬”亮相。展览分为8个单元,一楼展厅呈现杜公馆旧日访客的群像,陈列着许多历史实物,包括民国时期的缝纫机、打字机、密码机等。二楼展厅则兼顾编年和专题的视角,呈现杜公馆在近代商业史、戏剧史、战争史中所见证的关键时刻。
首批参观者中不乏历史爱好者,魏鑫泽和朋友专程从普陀赶来。“之前就知道杜公馆搬到嘉定了,今天开馆我们马上预约了,超出预期。”魏鑫泽激动表示,无论是大厅大梁、立柱还是展出的许多藏品,背后都见证了一段珍贵的历史,仿佛能听见那个年代的谈笑声。
据悉,杜公馆在早期曾短暂开放。随着时代发展,馆内的展陈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变化。“我们从热爱上海历史的藏家手上收集到100多件民国时期的经典藏品,并且遴选了一些历史档案,制作复制品展示。”江李洲介绍,对展品的选择不求贵重、不求稀有,而是希望能够呈现出鲜活的细节、丰富的信息量、多样的叙述角度。
据了解,杜公馆“海上经纬”展览展出期为6个月,接下来将常态化开放、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展览、品牌秀、文化活动,让这座宅邸成为“活着的历史课堂”。
“随着嘉定新城远香文化环的发展和周边人气的集聚,我们希望以开放杜公馆这样独具历史特色地标的方式,深度融合进嘉定旅游的打卡线路,成为更多市民游客感受上海城市风貌、体验海派生活的选择。”江李洲表示。
目前,杜公馆对外开放时间为每周三至周日上午10点到下午5点。感兴趣的市民可通过“西云楼”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参观。
服务信息
西云楼杜公馆
地址:嘉定区裕民南路1771弄26号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10:00-17:00(16:00以后禁止入场,12:00-13:00为休息时间)
停车指引:
1.自驾可导航至西云楼地下停车场(免费2小时停车)
2.轨交11号线白银路地铁站公交15路直达(洪德路裕民南路站)
撰稿:杨育杰
摄像:章泽生
编辑:袁悦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