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6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4月24日刊登题为《特朗普热衷革命。他会成功吗?》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特朗普第二任期过分活跃的前100天所带来的影响是本世纪、甚至可能是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以来所有总统中最大的。特朗普正在领导一项革命性的计划,希望重塑经济、官僚机构、文化和外交政策,甚至重塑美国自身的信念。接下来1361天的问题是:他会成功吗?
与任何革命一样,“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论。它的方法是在一系列闪电式的行政命令中枉法或违法。当法院追究起来时,谅他们不敢违抗总统。它的理论是行政权力不受约束——就如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所说,如果总统做了什么事,那么这件事就是合法的。
如果这场革命不受控制,它可能会导致威权主义。还有另一种更可能的情况,即前100天的极端主义会激起强大的抵抗。
其中一支抵抗力量是债券市场和股市投资者。尽管他们普遍曾对特朗普当选充满热情,但他们一直是最有效的特朗普反对者——这并非出于政治信念,而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进行交易。他们有充分理由担心经济受关税毒害。
如果经济表现不佳,另一支抵抗力量可能是选民,包括共和党人。模型显示,在特朗普去年11月赢得的每个摇摆州,他的支持率现在都低于50%。大多数美国人不想要革命。许多人喜欢关于让制造业回到国内的谈论,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会在那些新工厂工作。特朗普可能以为大选险胜表示自己的雕像将出现在拉什莫尔峰的总统雕像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权用专制手段统治美国、关闭国会创建的机构、暂停人身保护令并占领格陵兰岛。
国会也可能成为特朗普的一个问题。博彩市场显示,民主党明年赢回众议院的几率超过80%。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将使民主党人得以挫败特朗普,即使他继续通过行政命令执政。在参议院,共和党人距离避免阻挠议事所需的60票还差7票。这些限制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一支抵抗力量是法院。特朗普政府仍有可能在关税、总统在没有国会支持情况下解雇官员和关闭机构的能力以及特朗普对《外国敌人法》等紧急情况条款的随意使用等问题上败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他的行政权力理论将失去信誉。
即使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特朗普也已经对美国的制度、联盟和道德地位造成了持久伤害。如果他受到投资者、选民或法院的阻挠,他可能会以更猛烈的方式抨击制度。利用新近政治化的司法部,他可能会迫害他的对手,并激起恐惧和冲突,这些恐惧和冲突会给他提供行动许可。在国外,他可能会在格陵兰岛或巴拿马引发破坏联盟的挑衅。美国不可能回到100天前的样子。只剩下1361天了。(编译/李莎)
延伸阅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意挑起对华关税战,在中方接连反制后,他近期又不断“眨眼”,单方面炒作所谓“谈判”的话题,为中美贸易谈判虚空造势。
“但中国没有上钩。”《纽约时报》25日报道注意到,对于特朗普的强行挽尊,中国方面连续两日郑重辟谣,否认中美已接触谈判,指责美方混淆视听,并再次强调北京不会在美国的压力下进行谈判,双方对话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丝毫不给美方虚张声势的机会。
《纽约时报》认为,如果将中美贸易战视作一场充斥着高风险的边缘政策博弈,那么中方的态度清晰表明,其“无意参与这场游戏” 。
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方的种种回应再度显示,鉴于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政治压力以及华尔街的动荡局势,相较于美国,中国更有能力承受贸易战带来的阵痛。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说,“中国人并不急于找台阶下来,他们看穿了现在着急找台阶下的是特朗普,于是冷眼旁观他自食恶果。”
孙韵认为,如果美国不做出任何让步或释放善意,中方不会重返谈判桌。
“现在是中方占据上风,何必费心主动接触美国?如果美国想要谈判,就得拿出筹码。” 她说道。
报道称,与特朗普首届执政任期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国认为,凭借包括出口管制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工具,已做好了更为充分的准备,有能力在贸易战中进行反击。
比如,中方在4月初迅速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被列入了新一批对美出口管制清单。这限制了美国获取用于生产导弹、电池和半导体的关键稀土材料,达到了精准反击的效果。
美国有70%的稀土产品依赖中国进口,其中重稀土的依存率更是高达92%,这让美国在应对中国出口管制时显得极为被动。
《华盛顿邮报》24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这项出口限制确实“打痛”了特朗普政府。
2023年,全球超90%的精炼稀土来自中国 CNN制图
报道称,由于担心美国关键产业和国防承包商生产所必需的金属供应被切断,来自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商务部、能源部以及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多个机构的高级官员,最近正忙于减轻中方限制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据知情人士披露,美国官员最近几天考虑了多种方案,以加快国内稀土生产项目的加工速度和资金投入。他们还在寻求与其他外国合作伙伴达成贸易协议,以减少对中国稀土加工设施的依赖。
但对那些恐慌于供应将在几个月内枯竭的行业领导者来说,他们认为,美国政府现在并没有太多可行的替代方案。
倡导美国能源和供应链安全组织SAFE的高级政策分析师佐伊·奥伊苏尔(Zoe Oysul)透露,部分美国公司的稀土矿产储备可能只够用40到60天,“如果中国没有批准出口申请,他们担心库存耗尽后是否还能继续生产。”
“中国将其对稀土矿物的掌控,视为在与美国贸易战中的重要武器,”康奈尔大学专注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他们知道,限制这些矿物的供应,将对美国高科技制造业,也就是美国制造业中更具活力的那一部分,带来巨大冲击。”
许多人将当前这场关税大战,比作“眨眼游戏”(也称“胆小鬼游戏”),谁熬不住先“眨眼”,即为输家。
在一通色厉内荏的对华讹诈后,《纽约时报》发现,特朗普先“眨眼”了。报道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的私下表述称,他们承认未能准确预测中方反应,鉴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巨大,特朗普似乎原以为中国会是首批“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之一。
特朗普似乎原以为中国会是首批“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之一 资料图
连日来,特朗普反复变化的口风,也被这家亲民主党美媒嘲讽为,一次又一次的“胆小鬼眨眼”(blinked again and again)。
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24日,在华盛顿举办的一场活动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会长谭森(Sean Stein)公开警告称,美方在与中方的关税谈判中所拥有的筹码,可能没有其想象中的那么多。在他看来,美方或许高估了自身在与中国关税博弈中的实际影响力。
谭森指出,美国现在有一种看法,想当然地认为“关税将迫使中国屈服”,但事实上,中方“至少从2018年年中开始就一直预判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并为此作着准备”。他补充认为,中方并不像白宫所认为的那样迫切需要达成协议。
曾在特朗普首个执政任期内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的特里·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也猜测,为重启贸易谈判,美国可能很快会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中国知道特朗普什么时候会眨眼。”英国广播公司(BBC)23日发文梳理后发现,经过近年来的未雨绸缪之后,在这场中美博弈中,准备充分的中国“手握五张牌”——持续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构建强大的供应链、投资先进技术、美债以及稀土出口管制。这也意味着,中国为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做足了准备,美国已不太可能将中国“逼入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