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管用,需要大脑理性中心——主要是前额叶——发挥作用。
潜台词是:只要有道理,对我有利,我就去做。这是一种三段式逻辑:
前提一:对我有利我就去做
前提二:道理对我有利
结论:我会按照道理去做
问题在于:前提一不成立。
人的大脑除了有理性中心,还有情绪中心。痛苦属于情绪,主管情绪的大脑中心是杏仁核,如下图。
说一下人的大脑发育顺序:脑干——边缘系统(杏仁核属于边缘系统)——大脑皮层(前额叶属于大脑皮层)。
发育越早的大脑结构,越具有保障人基本生存的能力,本能的力量越强大——意味着越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发育越晚的大脑结构,越与意识功能有关,受意识控制。
可以简单理解本能是为了生存,意识是为了生活,有更多追求。
在生存层级,情绪中心比理性中心具有优先级。也就是说:
如果情绪和理性同时激活,并且只能执行一个任务时,通常先执行情绪任务,听从情绪安排。
整体上,人是感性动物,而不是自认为的理性动物。
但人的意识特点,不是完全被动,学习训练之后,对情绪具有能动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当理性中心发展起来后,情绪的产生有两条路:
一条直接到情绪中心,产生情绪; 一条经过理性中心调节,再作用于情绪中心产生情绪,这便是理性控制情绪。
训练越多,控制能力越强,比如正念或冥想持续练习的人,控制情绪能力比一般人强很多。
多数人对理性中心控制情绪中心的训练不够,也就很难靠道理明白——理性中心发挥作用,才能去调节痛苦等情绪。即使理性控制情绪的训练足够多,理性也只能调节情绪,无法消灭情绪。
解释完原因,说方法。
走出痛苦,需要先尊重痛苦情绪的表达,要允许自己有情绪。
举个例子,如果积累了10年的负面情绪没发泄,你能指望3天这些情绪就消失吗?不能。
理性中心会说:我没时间痛苦,我要工作,我要什么什么。
理性中心从权衡利弊取舍的角度,希望很快解决情绪。但是情绪中心不管。情绪中心的工作方式,不讲道理。
如果情绪想缓慢释放,你得允许情绪缓慢释放;它想更快释放时,自然会更快释放。
痛苦和很多心理困扰,便是过多运用理性应对,没有尊重情绪中心的节奏。
我们需要尊重情绪节奏,这是改善的大方向——有时放弃控制,解决之道便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