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着 赵利新)位于河北东北、燕山余脉的县级市迁安,最近吸引了全国长城文化关注者的目光。

4月25日,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在此开幕。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等十五省市区沿线长城景区、高校、协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知名文旅专家、文旅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2025年4月25日,2025年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在河北迁安举办。寇家祥 摄

这座在钢铁洪流中崛起的现代都市,“工业强城”名号早已众所周知。但让不少初来迁安的嘉宾感到惊喜的是,置身于迁安市区,到处可见碧绿养眼的河湖山色;街巷之间,不乏古今交融且有烟火气的商业街。

现在的迁安,有许多张名片。这里是北方罕见的“水城”,还是激情四射的“赛事之城”。若驱车到乡村,则能见到蜿蜒九十里的古朴长城。


河北省迁安市城市航拍。陈儒 摄

近年来,迁安借助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禀赋,坚持依托“有山有水有田园,长城钢城非遗美”的独特资源,深入实施“旅游+百业,百业+旅游”融合模式,成功地将“文旅”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使得城市的文旅活力和整体魅力,大大增强。

宜居又宜游,水城上演精彩赛事

只要天气好,47岁的评剧演员周长虹就会在早晨六点多,到黄台湖边上练唱功。醇厚悠扬的唱腔,迎着从上游湿地、树林里吹来的风,如同涟漪一样,一圈一圈传向湖面深处。站在这处有8000亩水域面积的湖水前,远眺能看到长达1800米的钢铁大桥。景象壮阔,让人心胸开阔。

外地游客一到迁安,往往会惊喜于这座河北省东北部的小城,游览之中总能见到水的影子。在石板铺地的公园里,一到傍晚,制作精致的“北方水城 美丽迁安”标语牌,亮起灯光,倒影在水面上形成虹光,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这座曾以钢闻名的城市,如今清水环绕、绿岛棋布,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


登上迁安轩辕阁俯瞰城市一角。寇家祥 摄

迁安的水美,蕴含着自然地理禀赋与现代城市治理的契合。从地图上看,滦河从迁安的西北角进入,一路穿过迁安全境。而迁安市则利用这一条件,这些年加快实施“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将治水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绿化提升相结合,投资130亿元对市区滦河段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城区段形成14平方公里的水面和6800余亩岛屿。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人们眺望到水中绿岛,有种置身野外田园的愉悦感。

水城迁安,有着适合水上运动的水域,也有着花样众多的体育赛事。去年秋天,这里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皮划艇赛事。今年3月,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迁安滦河左岸体育公园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足球队伍,在这里以球会友。得益于生态、基础设施的优越,迁安体育产业发达。这座城市有种类繁多的民间体育爱好者,从大球到小球,从游泳到赛艇,从跑步到骑行,都有庞大的爱好者群体。


2024年9月15日,在迁安市滦河左岸体育公园,正在进行浆板比赛。梁玉水 摄

水畔,不仅是休闲观光之处,还是健康、活力所在。滦河左岸体育公园,是迁安市政府携手北京体育大学产业集团规划建设并运营的城市体育公园,这里有全长10公里沿岸景观带、14平方公里水域及所属岛,环绕整个市区西部和南部;还拥有室内室外、陆上水上、沿河滨水等众多体育空间。近年来,这里先后挂牌北体水上运动俱乐部、北体文创中心、中国(迁安)铁人三项青少年训练基地、河北省足球协会青训基地、北京体育大学休闲与旅游实习实践基地、中国·迁安“滦河渡”张健横渡基地等,初步构建了中国体育公园的“迁安模式”。

保护且利用,长城融合多元业态

“迁安这座城市是刚柔并济的。水,像是城的肌肤。而山上长城,是城市的骨。”今年68岁的河北省话剧院演员郑强,曾是1998年版《水浒传》里“柴进”的扮演者,这是他对迁安最大的感触。郑强参加了此次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他告诉记者,去年在迁安拍了一个多月的戏,这里的人文风貌,让他永远难忘。

郑强说,他在迁安长城村落拍戏的时候,一些当地村民向他介绍起长城历史。从他们的眼睛中,能看出来他们对家乡长城、对民族历史、对人生处世的认真态度。迁安段的长城总长45.3千米,主要为明代修建。隆庆、万历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调至蓟州镇戍边后,为巩固关防,将迁安境内的长城加宽、加高,为后人留下了更为坚固的长城。


迁安市境内白羊峪段长城景色。张泽慧 摄

长度达4.5公里的白羊峪长城,是当地最知名的长城段之一。这里有1.5公里的大理石长城,堪称万里长城绝景。白羊峪又称白羊关,是存世极少的水关,其原有关门横跨于自北向南而流的白羊河上,两端与长城相连,历史上以雄闻名。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董耀会说,长城的修建特点是“取材于当地”,而迁安的大理石长城,建立在亿年沉积的大理石山体之上,这铸就的墙体,不仅是长城奇观,也是独特的建筑景观。

在保护长城方面,迁安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全力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五大工程,为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加强对长城本体的修缮保护,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累计完成投资1400余万元,先后开展白羊峪段947米、白道子段680米长城现状整修工作。

在董耀会看来,迁安的亮点不仅是在文物保护方面作出了贡献,还将长城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让长城一头连着千年历史,另一头连着沿线村民的幸福生活。”


迁安市境内徐流口段长城景色。 梁玉水 摄

据介绍,迁安在河北省率先完成49.5公里长城风景道主题建设,并对照《河北省长城风景道建设指南》实施相关对标提升工程,形成快慢游径体系,打造全省长城风景道建设标杆;还实施了建筑面积3800平米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53岁的俞海文,是白羊峪长城段的专职长城保护员。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贫穷落后,每个家庭不过种一两亩杂粮糊口过日子。现在村里有几十家民宿了,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多年前出门,除了看到放羊人就是种地的。现在,白羊峪里有很多外地游客,他们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从外国来的。”

目前,迁安市正在深化“长城+”战略,推动体育、文化等业态融合。实现“长城+体育”融合,充分挖掘“古老长城、红色老区、山野绿道”资源,完善绿道沿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长城+文化”融合,打造长城非遗传播区域性活动品牌,推动长城沿线非遗系统性保护;2024年,迁安市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厚重亦时尚,文化供给繁荣丰富

门口已经挤满了游客,站在屋外的人只能透过窗棂,看里面的手艺人做桑皮纸。38岁的宋倩南和师父杨永安,站立在纸浆槽两侧,手持帘床、纸帘,娴熟、默契地一沉一抬,将纸浆从槽中捞出,一张轻薄均匀的手工桑皮纸雏形初现。屋外,熙熙攘攘,鼓乐热闹。穿戏服、踩高跷的演员,在人群簇拥中巡游。

位于城南的轩辕里民俗体验街区,是一条非遗作坊与商业街区融合起来的步行街,整体建筑以轩辕黄帝文化、燕赵文化为背景,打造了集体验娱乐、特色餐饮、互动演艺、商业游购、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体验街区。4月25日,该街区进行了一场非遗表演展示活动:有手工艺人在展示桑皮纸手工制作、轩辕抚阳灸法,也有身穿汉服的游客体验张弓射箭、裁剪窗花。


在迁安市天元谷旅游度假区高跷、大秧歌吸引市民围观。 寇家祥 摄

“虽是小城,但文化厚重。”周长虹说,迁安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评剧的发祥地,她和评剧团同事们每年会在迁安当地演出一百多场,无论在市区公园里,还是山脚村落里,总不乏热情高涨的“票友”,“每次演出结束后,总有票友说,再演出一场吧,我们还没看够呢。”

迁安历史悠长,早在45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迁安,5000年前更成为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定居之地。人们流转于城市中,会看到以“轩辕”命名的仿古楼阁,甚至迁安市区里最有名的度假场所——被评为河北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天元谷,其名称也来源于轩辕黄帝的族徽“天鼋”二字。

在街头巷尾的店铺或产业园区里,能看到传统非遗主动拥抱市场潮流。有“北迁南宣”之称的迁安手工造纸,至今也在市场上“洛阳纸贵”。绣娘非遗文化园,已是一所集彩棉种植、手工纺织、加工销售、非遗展示、科普教育、研学旅游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体验园,既传承了传统技法,还是整个唐山市颇有人气的研学、旅游目的地。

文旅市场繁荣活跃,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据介绍,迁安市是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新时代中国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城市、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名城、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河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外国友人在迁安市天元谷旅游度假区体验弓箭试射。寇家祥 摄

今年,迁安市深入践行“四敢”要求,开展“七项攻坚”,文旅融合攻坚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该市正以打造滦河一号公路、深化滦河左岸体育公园二期建设、推动钢铁元素旅游化升级、支持亚滦湾农业公园等龙头农文旅企业发展等为引领,继续大力实施“文旅+交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农业”“文旅+非遗”等九大项目,推动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产业“强”起来。

迁安市还将以文化民俗为源,深入实施“八个一百”工程,沉浸式戏剧、非遗工坊、民俗市集等活动,解码文化基因,展文脉传承、见古今智慧,展现古韵迁安的文化之美;以赛事活动为媒,年均举办30余项800余场国家级、省级赛事,山地马拉松、水上运动、拳击柔道等精彩连连,绽青春活力、塑城市精神,展现北方水城的运动之燃;以文旅融合为径,突出“文旅+百业”,匠心打造“滦河一号公路”全域旅游环线,布局落地“长城+康养”“长城+研学”“长城+民宿”等场景,揽长城烽火、观山野风光,展现边乡要塞的时光之旅。

校对/朱名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