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牙克石市第五小学积极探索创新,率先引入“AI机器人助教”,通过智能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为牙克石市教育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走进第五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课堂,就像踏入了一个充满新奇的科技天地。“AI机器人助教”以270度灵活旋转的拟人姿态,在学生中间自由穿梭,与他们进行着热烈互动。它搭载的情感识别系统摄像头,如同敏锐的观察者,能精准地捕捉到每个孩子脸上转瞬即逝的微表情。借助先进的语音合成系统,用亲切的童声回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机器人的智能与便捷,内心深处也种下了对科技力量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第五小学学生李梦霖说:“以前碰上那些抽象的科学知识,我觉得既难懂又没意思。现在可不一样了,机器人老师会用有趣的动画、故事给我们讲解,还能陪我们一起做实验,科学课变得好玩极了,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探索科学知识的想法。”


第五小学信息办主任徐学武介绍,这款助教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是个实实在在的智能“小能手”。它能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方案,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支持。同时,在人工智能、编程和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它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生动直观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们开启知识的大门。


今年春季开学,牙克石市第五小学入选成为呼伦贝尔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自此,学校在四、五年级科技创新社团中创新性地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不仅让学生们学到有关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五小学副校长李明芳表示,引入“AI机器人助教”是学校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举措,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与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机器人能够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对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意义重大。接下来,学校计划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逐步推广“AI机器人助教”的应用,并为教师组织系统培训,确保新技术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

▌记者:杨琪 吴白音吉日嘎拉

编辑: 董莹 黄雅光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