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嘱孩子出生之后要姓“生”。秀才本有疑问,听了年羹尧的一番话后,立刻下跪叩首,随后带着小妾离开了。
落得个如今的下场,年羹尧也根本没有什么后悔和埋怨的,明明他早该料到的,只不过是选择性地忽视了。
在他权势滔天的时候,在他见雍正时不用行大礼的时候,年羹尧明明有预感,盛极必衰。
他是怎么走上权势顶峰的呢?年羹尧在那场“九子夺嫡”中押中了四爷这块宝,
他是雍正极为好用的一把刀,鞍前马后帮着雍正平定四方,军功赫赫更有从龙之功。
雍正一登基,年羹尧就被任命为了川陕总督,雍正大肆褒奖这位“肱骨之臣”,几乎事事都要听从他的意见。
那时候,年羹尧的名号在西北地区极为响亮,蒙古贵族见到他都要下跪致敬。
极受宠信的年羹尧更是成为了雍正的小舅子,他那娇养的妹妹成为了雍正的年贵妃,受尽了万千宠爱,雍正对年羹尧常常都是夸赞有加,动不动就真情流露一下。
只不过帝王的真情,哪个信了都是要倒大霉的。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雍正是懂的,所以他会给年羹尧优待和荣宠,但也要底下人都知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年羹尧被罗列了足足有92条密密麻麻的罪状,一项项列出来就是要让年羹尧那些年立下的功绩全部烟消云散,只剩下死的结局。
“居功自傲、目无君主、藐视律法、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年羹尧听着却忍不住嗤笑一声。
或许是想到了宫里的贵妃,雍正大发慈悲地允许他留个全尸,而这位帝王更是知道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所以年羹尧的子嗣们也早都领上了大大小小的罪,不说是牵连,只说是一丘之貉,获罪当诛。
看到皇帝竟然做到了这个绝情的地步,年羹尧的心比那寒冬腊月里的烂泥还要冷还要沉重,他输了,可他心有不甘。
恰好此时,年羹尧的一个小妾竟然已经有了身孕,这事被按下不表,不管怎么样,他总要留下一个子嗣,这是最后的执念。
年羹尧太知道功高盖主的下场了,只不过这些年确实是有些飘忽了,这个孩子必须要想办法不声不响地保下来。
九族之内决不能托付,这种时刻,任何人都不敢上前的,生怕说不清,给家族惹了祸。
年羹尧最后竟然是将自己的骨肉托付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因为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秀才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任。
正因为秀才和年羹尧之间的联系模糊不清,没有任何一点线索能够牵连上,所以也没有人会怀疑,而且这秀才出身寒门又正直不服软,是最合适的选择。
年羹尧将怀孕的小妾送给了秀才,只要能够让孩子活下去就好,别的都不求,只不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改姓“生”。
一切安排十分妥帖,“生”姓虽然在京都不常见,但在南边却是个不稀奇的,直接远走混入人群就好。
秀才不解这“生”姓何意,年羹尧没有多说,秀才恭恭敬敬地带着人悄无声息地离开,直到在纸上写下这个“生”字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一笔之差,无人会去在意,有心人去查也不过是无稽之谈,但这却是“年”留下来的延续。
(参考:刘世德.《清代年羹尧案再考:权力巅峰与政治清洗》.《史林》,2021年第4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