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四季》

钢琴三重奏版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

2023年,基因三重奏首演了由俄国作曲家亚历山大·戈迪克改编的钢琴三重奏版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他们在各地的剧院、音乐厅举办了“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旅程”专场音乐会,本专辑收录的《四季》是2024年2月14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音乐会的实况录音。

这一钢琴三重奏版本体现出改编者专业作曲家的格局与造诣。戈迪克的改编并非简单的对钢琴谱进行配器分工,而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在音乐织体方面做了扩充与丰富。

原作钢琴谱中的音符和记号,一个都不少,并原样保留原曲的结构和小节数;和声色调和功能也基本未变,仅有一些诸如纯五度变三和弦、三和弦变七和弦的微调;在快速乐段给三件乐器增加了一些快速跑动织体,音响动态和段落间的戏剧性对比大为提升。

在演奏技巧方面,不仅钢琴声部相比原曲的要求有所提高,小提琴和大提琴也都有着相当技巧难度的段落,是一部需要精心诠释和演绎的室内乐作品。

在专辑的最后,呈现的是基因三重奏于2023年11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的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作品是由德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希·斯彼洛改编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基因三重奏以精力充沛的演奏作为专辑结束,展示了艺术家现场演奏的独特魅力。


MQA-CD版本


黑胶版本

MQA-CD

曲目介绍

柴可夫斯基:四季 Op.37 改编:亚历山大·戈迪克(1877-1957)

柴可夫斯基作于1876年的钢琴套曲《四季》是作曲家最著名的钢琴独奏作品:其中四月《松雪草》、六月《船歌》、十一月《在马车上》等等都是在西方家喻户晓的钢琴名曲。这部与《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创作于基本同时期的委约之作,被认为是真正开始展现出柴可夫斯基个人风格的杰作,百余年来被改编为各种不同的器乐形式,仅管弦乐队至少就有三个不同的配器版本。

由俄国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戈迪克于1944年改编的钢琴三重奏版,是为数不多将全部十二个月全部改编为重奏形式的版本。

这部套曲最初在音乐杂志上按月发表时,出版商为每首曲子都配上了一段与乐曲和季节谙合的诗句,虽并非柴可夫斯基亲自所选,但都得到了作曲家的认可:

一月《壁炉边》

在那个恬静舒适的角落,夜晚披上了漆黑的外衣,

壁炉中的火苗若隐若现,而那烛火已经不再闪烁。

——亚历山大·普希金

二月《狂欢节》

不久之后,欢闹的狂欢节酒宴上,即将人声鼎沸。

——彼得.维亚杰姆斯基

三月《云雀之歌》

原野上鲜花绽放,天空上白云朵朵。

云雀在春日放歌,晴空也为之更蓝。

——阿波罗.马伊科夫

四月《松雪草》

即将消融的积雪闪耀着透亮光芒,淡蓝纯洁的小松雪草绽放在雪上。

最后的泪水即将带走过去的忧伤,新的幸福之旅即将扬帆起航。

——阿波罗.马伊科夫

五月《白夜》

美妙的夜!一切沉浸于幸福!

我感谢故乡午夜的这片土地!

清爽纯洁的五月,从冰之国度而来,从风雪国度而来。

——阿方济·费特

六月《船歌》

让我们前往岸边,那里的浪花,会冲刷我们的双脚。

繁星带着神秘的忧郁,将光芒洒在我们身上。

——阿列克谢.普列谢耶夫

七月《割麦人之歌》

甩动肩膀,挥动手臂!

正午风儿,吹拂脸庞!

——阿列克谢.柯里佐夫

八月《收获》

喊上家人,带上帮工,鼓足干劲,收割黑麦。

捆扎麦垛,高高堆起,农车吱吱,夜夜运粮。

——阿列克谢.柯里佐夫

九月《狩猎之歌》

出发!出发!号角已响。

猎手身着狩猎装,拉紧缰绳跃上马。

猎犬沐晨光,吠跳带路忙。

——亚历山大·普希金

十月《秋之歌》

秋啊,你让落叶铺满我可怜的花园;

黄叶啊,你还在空中随风飘舞……

——阿列克谢.托尔斯泰

十一月《在马车上》

勿要孤寂的盯着街道,勿要匆忙的赶着马车,

快把无尽的忧虑哀怨,永远的赶出你的心房。

——尼古力.涅克拉索夫

十二月《圣诞节》

圣诞夜晚,女孩求缘。

脱下鞋履,丢在门前。

——瓦西里·朱可夫斯基

(段劲楠 译)

柴可夫斯基:不,唯独他明白 选自《六首浪漫歌曲集》

改编:威廉·菲尔顿 (1887-1942)

柴可夫斯基的歌曲集Op.6创作于1869年末,共六首歌曲。其中第六首《不,唯独他明白》的歌词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小说《威廉·麦斯特尔的学生时代》中的一首诗作,由俄国诗人列夫·梅伊翻译为俄文。

歌词汉译:

曾为怅思人,方知我心伤!

独行无所乐,唯望天尽涯。

斯人遥难见,昏沉五脏焚。

只愿心念者,能知我近殇!

(张佳林 译)

这首歌曲旋律深沉优美,是柴可夫斯基传唱最广的艺术歌曲之一。此钢琴三重奏版由英国作曲家威廉·费尔顿改编。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选自《e小调第五交响曲》

改编:弗雷德里希·斯彼洛 (1863-1940)

柴可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于1888年。在经历诸多情感波折与打击之后,柴可夫斯基在这首交响曲中展现出忧郁、压抑的情感,特别是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堪称作曲家最感人至深的篇章之一,曾被许多电影选为配乐。此钢琴三重奏版由德国作曲家、音乐学家弗雷德里希·斯彼洛改编。


基因三重奏

艺术家介绍

成立于2005年3月,由钢琴家张佳林、小提琴家张精冶和大提琴家宋昭组成。三位成员共同生活学习于中央音乐学院的三十余载所缔结的深厚友谊,是其创立的初衷。在他们的演奏及创作中始终保持音乐的单纯性,坚持艺术音乐基因的传承,并关注它的发展。

2005年4月,基因三重奏在北京成功举办首演音乐会后,先后与北京、天津、上海、宁波、广州、武汉、苏州、长沙、福州、哈尔滨等地的音乐厅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专场音乐会,应邀在多所大学、艺术院校交流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研习传统经典作品之余,他们还积极介绍年轻作曲家的新作品,并重新编配、改编了许多国内外经典声乐、器乐作品。2007年3、4月间,基因三重奏组参加了德国“西门子艺术基金会”在华举办的首届国际室内乐大师班,受到了前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雷纳尔·库斯茂尔(Rainer Kussmaul)教授及前东京四重奏团大提琴家原田禎夫(Sadao Harada)教授的悉心指点,得到极高的评价。

自2011年,基因三重奏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武汉琴台音乐厅、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地举办了平安夜、情人节、七夕系列主题音乐会,与青年作曲家周静、陈欣蕾合作,改编、演奏了大量经典流行歌曲,用精致、严谨的态度诠释通俗音乐,受到了各界音乐爱好者的肯定与欢迎。自2017年每年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贝多芬及维也纳古典乐派巨匠的钢琴三重奏作品系列专场音乐会;2020-2023年在京津冀保利院线及深圳、珠海、佛山、广州、厦门、武汉、杭州等地音乐厅成功举办贝多芬、德彪西、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室内乐重奏专场音乐会;2021年参加中法文化艺术之春艺术节,在北京、上海举办圣-桑作品专场音乐会。2025年基因三重奏将举办贝多芬全部钢琴三重奏系列音乐会。


基因三重奏乐队《柴可夫斯基·四季》

MQA-CD/黑胶LP

扫码珍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