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彰显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统帅部所在地。为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联合多方力量,精心策划了重庆系列纪念活动,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与奋斗精神。

4月2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东进国际中心隆重召开,近百位嘉宾参加了发布会。







▲活动现场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及《红色印记故事汇》主办,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历史责任感。



▲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致辞



▲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向重庆活动代表授旗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老红军高克恭将军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同志致辞,介绍了此次系列活动的概况,并在授旗仪式环节,为重庆活动主办方授旗。



▲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百一致辞

宋时轮上将之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百一同志作为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在活动中致辞。

她表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于本次活动,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及《红色印记故事汇》,向承办方及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致以衷心的感谢!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系列活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激励后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扬时代新风——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她还介绍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系列活动,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部分革命后代亲身参与探访抗战故地,通过实地探访,还原那段波澜壮阔又满含血泪的真实抗战历程。参与者们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前行,每一步都带着对先辈们的追思与怀念,以最鲜活、最直接的方式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后人深切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抗战主题文艺演出

本次活动还特邀“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进行了抗战主题文艺演出,现场表演了《游击队之歌》《在太行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每一句歌词都充满了力量,每一声和弦都激荡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不仅唤起了现场嘉宾对民族历史的记忆,更激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成功召开,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系列活动”正以最鲜活、最直接的方式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后人深切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相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嘉宾合影

据了解,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及《红色印记故事汇》主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系列活动”共有五场,此前已举办过两次活动‌。

宋百一向红船融媒介绍,后续,第四次活动将于5月25日至30日赴重庆(北碚区、沙坪坝区、渝中区等)举行、第五次活动将于8月14日至20日赴重庆(渝北区)举行。

重庆,在抗日战争史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是一座英雄城市,作为战时陪都,在抗战期间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系列活动中,嘉宾们将共同走进重庆,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历史印记,讲述革命先辈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传承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扬时代新风——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重庆那样,因历史机缘,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重庆,这座山河交错、坚固险峻的山城,在抗战时期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最后堡垒。

重庆这一地名不仅联系着战争岁月的记忆,更因战争的性质,被赋予神圣的意义。它是抗日战争的见证者,在14年抗战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烽火记忆。



▲战时的重庆

战时陪都:给重庆带来无尚荣光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日寇的铁蹄开始向南京进发。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是行政院直辖市,“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形势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国府主席林森率领大小官员撤离南京,三日后的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迁驻重庆宣言》,宣布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在此后几年中,重庆的命运得以改变,抗战的命运得以改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命运也得以改变。

重庆作为西南重镇,地处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口,东出三峡,西指成都,南去滇黔,北到汉中,水陆交通方便,为四川门户。而当时的重庆和四川,在国民政府的控制下,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四川物产丰富,人们勤劳勇敢,可以为抗战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正因如此,重庆成了“战时陪都”。

在成为“战时陪都”之后,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以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成为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齐名的反法西斯国际名城。

的确,作为战时陪都,重庆亲历了一个个与抗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1941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指令是从这里发出的;1944年9月,蒋介石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全国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会议在重庆召开,当局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也是从这里传向全国的……

迁都重庆,是中国抗日战争最重大的抉择之一。“以空间换时间”、“持久消耗”和“苦撑待变”的对日战争总方略得以实施,四川以其“人口之众多,物质之丰存,教育之普及”成为抗战中国最强固、最辽阔的大后方。300多万川军奔赴抗战前线,刘湘、饶国华、王铭章、李家钰、许国章、王澜波、李成烈等先烈忠勇殉国。

可以说,战时的重庆是中国的象征,其荣光和贡献无与伦比。在1946年4月30日国民政府颁布的“还都令”中,有这样的表述:“回念在此八年中,敌寇深入,损失重大,若非依恃我西部广大之民众与凭借其丰沃之地力,何以能奠今日胜利之弘基?而四川古称天府,尤为国力之根源;重庆襟带双江,控驭南北,占战略之形势,故能安度艰危,获致胜利,其对国家贡献之伟大,自将永光史册,弈叶不磨灭。”

大轰炸下:重庆人民的坚韧不屈

成为战时陪都,在给重庆带来无尚荣光的同时,也给重庆带了巨大灾难。

在无法进行地面进攻的情况下,从1938年春至1944年冬,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威逼中国政府屈膝求和,实现速战速决征服全中国的美梦,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进行了长达六年多的狂轰滥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资料图

大轰炸期间,日机空袭重庆200多次,出动飞机9千余架,投弹2万多枚。繁华的重庆市区大半化为废墟,上万幢房屋被毁,财产损失无以计数,数万无辜民众死于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中……其地域之广泛、轰炸之频繁、死伤之惨重,罄竹难书。

1939年5月3日,36架日机狂炸重庆市中心繁华地区,10多条市区主要街道被炸,大火蔓延,至夜不熄;5月4日,日机27架再度空袭重庆,市内一片火海,市区精华毁于一旦,三四千人不幸遇难,多处房屋遭毁,连驻渝英、法、德各使领馆也未逃过劫难;

1940年5月20日,日机70架侵入重庆市上空,炸弹与燃烧弹如雨点般落下,整个市区为黑烟烈焰所笼罩,山城再遭重创;27日,日机又集中轰炸重庆的文教机构,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被炸,沙坪坝的重庆大学中弹50余枚,大部分校舍被炸毁;

1941年6月5日,日军对重庆实施了连续5个多小时的大规模轰炸,致使大批在较场口防空隧道内躲避空袭的重庆市民窒息死亡,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六五”大隧道惨案。

时至今日,谈到惨烈的“五三”“五四”大轰炸以及“六五”大隧道惨案,在当年大轰炸中幸存的老人仍愤恨不已。据称,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国家战事性质的战略轰炸,第一次依靠空军实施的战略轰炸,第一次取消了前线与后方、交战人员与和平居民界线的“无差别轰炸”,其历时之长、用意之毒、为害之烈、贻祸之深世所罕见。

不过,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英雄的重庆人民却并未被击垮,抗战意志也并未消挫,他们表现出了绝不向苦难低头的坚毅决心,表现出了令世界动容的坚韧不屈。炼钢厂在设备遭到严重毁损的情况下,仍开足马力,竞图赶造,提供大量钢料以支援兵工企业,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日。国民政府采取大量挖掘防空洞、沟、壕、室,开辟火巷分隔连通的房屋,加紧生产武器以及疏散市民等措施,尽量减少牺牲,并坚持生产。

1944年6月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抵渝,罗斯福总统特地委托他携带一幅精美卷轴赠与重庆人民,内书颂词:以表吾人钦佩该市英勇之男女市民。当该市遭遇空前未有之空袭时,人民坚定镇静,不被征服,足证恐怖主义对于争取自由之民族,不能毁灭其精神。此种为争取自由表现之忠实,将鼓舞来世而不朽。

血与火的浇灌,给重庆这座城市烙上了不朽的印记;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孕育于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同样也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红岩精神不仅属于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它更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新时代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推崇、去发扬光大。【部分资料来源于:抗日战争纪念网、西部开发报】

图片:吴志民

撰文:李影

统筹:李秀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