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自己的长辈、上级都要主动打招呼,表示尊敬,在部队同样也是,下级看到上级要行军礼,但是有个中将,不少上将看到了都会主动行军礼,是为什么呢?这要从这个人的资历来说了。
这个中将名叫詹才芳,湖北黄安县人,很小便失去了双亲,带着弟弟帮人放牛获取微薄的收入,但好在够两人生活。17岁时詹才芳去了中学当校工,还加入社青团。工作一年后便回到了家乡,担任了家乡的农民自卫队队长,也为他之后的人生方向打下了基础。
詹才芳中将是最早一批的党员,是黄麻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面对敌人的镇压时始终坚持革命。进入红军时期时,他是红四军的老同志,先后担任过营长、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司令员等,带兵打仗很有自己的智慧。在苏家埠战役中,詹才芳一方面挖堑壕加强防御,一方面给敌军士兵送水送食物,瓦解他们的士气,之后抓住时机成功攻破了敌人的阵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詹将军有一个习惯,不吃荤,只吃鸡蛋,吃素,也因为有了“斋公”的称号,心地善良的他曾经就下过很多将军的命。当时陈锡联、邓岳等将军差点被人杀害,一向不爱骂脏话的詹将军直接上来把人臭骂一顿,但也成功将人给救了下来,救下来的这些人都留在了他的身边继续革命。其中我们熟知的开国将军王近山还曾当过他的警卫员。这些人有不少后来战功赫赫,战后都是开国上将,但是见了詹将军会喊他“老领导”。
因为詹将军在红四军时职位颇高,所以有不少上将都曾是他带出来的。比如和他一起参加过黄麻起义的李先念,即便在授衔后,每次见到他仍旧喊詹将军为“老班长”。而当时许世友、洪学智等红四军老将在被授予了上将职衔,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见自己曾经的老领导,但总是会碰面的,许洪二人见了詹将军,急忙毕恭毕敬地给他行了个军礼。
詹将军和许将军二人关系一向非常好,许将军回北京后,非要住在詹老隔壁才行,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后来退居二线的军人不再发放军装,许将军不开心,向詹老抱怨,说不让穿军长,还不如死了。詹老听后让他不要说胡话,一向脾气暴躁的许将军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那么为什么资历老的詹才芳将军没有在战后得到上将职衔呢?詹老虽然资历老,但是抗日战争时期,职位并不高,也没有突出的战功,后期最高职位是军长。当时张国焘叛变,红四军很多将领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被降职任用了,后期也没能得到重用。所以詹老最后只是中将职衔。
但不管是什么职衔,詹老戎马一生,为革命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