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交出亮眼成绩单:新增建设筹措2.3万套(间)、供应2.1万套(间),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33%和35%,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战赢得“开门红”。从政策落地到项目建设,从多元供给到精准服务,上海正以系统化、精细化的布局,为新市民、青年群体和一线建设者构筑“住有宜居”的温暖港湾。
政策赋能 跑出安居工程“加速度”
城投宽庭徐汇社区的落地,成为上海保租房建设的生动缩影。“明天将正式开放申请系统,最近每天都有漕河泾的年轻人来咨询,30平方米一居室最受欢迎。”工作人员仇先生介绍,这座全装修租赁住宅项目,以1283套涵盖一居室、两居室的多元户型,既承载单身青年的独立天地,也为小家庭和高端人才打造品质空间。
数据见证奋进脚步。“十四五”规划中,上海锚定建设筹措60万套(间)、供应40万套(间)的目标,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建设筹措56.1万套(间)、供应36.1万套(间),分别达规划的93%和90%,远超预期。今年1-3月完成新增建设筹措2.3万套(间)、供应2.1万套(间),实现年度计划的33%和35%,为收官之战赢得“开门红”。
在房源拓展方面,上海创新构建“五条渠道”保障体系。通过定向供地与存量转型,247幅租赁住房用地已释放约28万套(间)建设潜力;商品住房配建、非居房屋改建、产业配套建设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多点开花。
分层供给 织就立体安居网络
上海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为脉络,构建起多层次住房租赁体系。在徐汇区龙水南路,龙南佳苑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由商业用房改建而成,1911.42平方米的空间内,40套四人间、六人间宿舍,通过“数字平台+管家服务+标准流程”实现智能化管理。租户只需轻点手机APP,或向“早七晚八”在岗的管家求助,即可解决从入住到退租的全流程需求。
空间布局上,1900余个项目点位精准落子商务区、产业园区及轨交枢纽,强化职住平衡。徐房悦庭·M社区择址徐汇中心日月光旁,聚焦青年居住痛点,打造25-90平方米全配小户型,健身房、书吧、共享厨房等多元空间,让租住生活充满归属感。
同时,“一张床”供给向中心城区倾斜,2025年中心城区占比从40%跃升至60%,三年规划新增9万张床位,预计2027年底“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规模突破13万张,1-3月已完成全年目标的25%。差异化策略同步推进:中心城区“小体量、嵌入式”改建,近郊区增加集中式社区配置,远郊区灵活适配,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服务升级 打通安居“最后一公里”
上海聚焦新市民需求,推出三大暖心举措:放宽就业限制,应届毕业生凭毕业证、待业人员凭离职证明即可申请;优化就业证明认定,新业态从业者可凭平台协议、纳税凭证办理;灵活租期允许1年以内合同,提前退租免违约金,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多选择。
在供需对接上,“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等专项活动持续发力。即将启动的“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第四季活动,更是为高校毕业生送上“安居大礼包”:70余个项目超1万套房源集结,涵盖一居室、可拆套两居室及宿舍型床位,2500-3000元的租金区间搭配“首年折扣”“折上折”优惠,让青春奋斗与城市温度同频共振。
从政策保障到服务创新,从房源建设到精准供给,上海将“住有宜居”的承诺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这份一季度的“开门红”答卷,不仅是“十四五”收官的精彩序章,更承载着无数奋斗者扎根城市的梦想,为超大城市住房保障提供“上海方案”。
原标题:《上海保租房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将为高校毕业生送上“安居大礼包”》
栏目编辑:金志刚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