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公园里,能看到昆虫吗?常见的有哪些?举办花展,会对昆虫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今天上午,上海植物园“城市里的自然”系列研学活动在黄浦区复兴公园举办。据悉,这是植物园首次结合上海国际花展推出的自然研学活动,希望让公众了解城市中的生态多样性。
复兴公园内鲜花盛开
激发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楼大厦、柏油马路不断扩张,而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却逐渐被压缩。然而,自然并未真正远离城市,只是往往会被忽视——公园里的树木、小区角落的野花、枝头鸣叫的小鸟、草间出没的昆虫,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拟昆虫的破冰游戏
今天上午,十多组亲子家庭来到复兴公园。带队老师们通过“你演我猜”的形式,让小朋友们熟悉蝴蝶、蜻蜓、螳螂等常见昆虫,又通过图片为大家讲解了昆虫的基本知识。随后,又带领各小组在开满鲜花的公园内寻找各种虫子。
带领孩子了解口器
口器有哪些模样?口器和食物如何一一对应?虫子喜欢住在哪里?……跟着老师的讲解,大小朋友们饶有兴味地聆听、寻找、观察,重新发现、理解并珍视城市中的自然生态。
通过图片认识昆虫
来自宋校嘉定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丁晗诺,因为喜欢郁金香,便给自己起了个自然名“小郁”,还称妈妈为“大郁”。妈妈廖女士说,因为上海国际花展的缘故,她关注了上海植物园的微信公众号,随后就看到了活动招募信息,立即就报了名。
“小朋友平时就挺喜欢自然的,在学校里也参加了自然笔记社团。今天早上出发前她还很兴奋地说,正好这周作文要写观察自然,特别期待来参加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准备去看一下国际花展。”廖女士说,“现在学科培训很卷,我们希望通过观察自然激发她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其实这样的能力也会迁移到学科类的学习中。”
通过观察昆虫了解生态关系
据悉,2022年至今,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家项目已记录到460种昆虫为600种植物传粉。某些昆虫展翅的方式,已经为太空的太阳能帆板的收展提供灵感。这也说明,传粉昆虫的智慧对人类大有裨益,而昆虫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也可能被大家低估。
跟随老师寻找昆虫
带队老师“菠萝蜜”告诉新民晚报记者,除了食蚜蝇、苍蝇、蜜蜂、蚂蚁等常见昆虫外,这次活动还希望带领孩子们观察到一些生态关系和良好生态带来的完整生物链。“比如昨天踩点时,我们发现一大群麻雀落在小叶黄杨上,本以为它们在找筑巢的地方,后来发现钻出来时嘴里都叼着虫子。所以别看人流量这么大的公园,仔细观察仍能发现很多生物。”她说。
鲜花吸引昆虫采蜜
正在上海各处举办的花展,对提高市民对自然的关注有哪些帮助?对此,“菠萝蜜”认为,花和树会形成高低错落的层次,土壤、落叶和草丛也会为虫子提供生存空间。此外,各色鲜花开放后也会吸引很多昆虫来寻找食物来源。
首次结合花展推出自然研学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为了让更多人发现身边的自然奥秘,今年上海国际花展期间,上海植物园首次推出了“城市里的自然”系列研学活动。活动共有花、鸟、树、虫、种子五大主题,自然老师会带领市民走进延中绿地、复兴公园、人民公园等中心城区,通过讲解、探索、体验等让市民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理念。
复兴公园也是上海国际花展举办地之一
“活动范围从上海植物园延展到了其他区域,大家可以了解上海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活动的手册也具有普适性,跟着手册的指引,哪怕在自家小区里也能观察这些生物。”上海植物园工作人员张嘉泓表示,今后希望将这一系列活动拓展至更广阔的地区,比如郊区的合作苗圃或中心城区的口袋公园等社区花园。
原标题:《这些人为何在开满花的复兴公园找虫子?上海植物园首次结合花展推出自然研学》
栏目编辑:金志刚 题图来源:金旻矣 图片来源:金旻矣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