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已势不可挡,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极具优势,教育从业者应尽早拥抱 AI,运用得越好越有利,教育质量提升就越快。”吉利人才发展集团CEO、芯位教育董事长、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协会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陆丹这样描述AI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陆丹的判断是,AI技术终将会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知识平权”与“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培养,当前,民办教育迎来了AI驱动的“借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虽然不分体制的院校都会因为AI而快速进步,但相较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在机制灵活性和行动效率上更具优势,能以更高性价比实现办学质量跃升。当然,无论哪类院校,仅靠单纯技术堆砌形成现在工作的助手,是难以突破教育深层问题的。在AI发展的现阶段,教育需要以理念创新主导技术应用,推动教育生态系统性重塑。”陆丹说。
对于民办教育如何借助AI实现高质量发展,陆丹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八个热点问题:
热点一:AI 会给民办教育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未来趋势?您想象中的AI与线下教育融合是什么样子?
陆丹:AI 对民办教育而言是难得的“借道超车”机遇。民办教育发展时间短、资源有限,常处于教育鄙视链下游,但国家推动的教育数字化有利于教育能实现资源“平权”,通过线上平台汇聚全国甚至全球的优质课程,比如将顶尖哲学、会计学教师的课程共享,让所有师生都能受益,推动知识“山谷”与“山峰”共同生长,这个过程,山谷升速会更快。
未来将被AI彻底改变的还有学习范式。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按统一模式学习、考核,未来学生可通过 AI 制定个性化学习规划,自主选择资源,尤其如果学习者将能够获得诸如芯位教育的“短距学习”模式,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相长、个性化学习,在 AI 时代都可能成为现实,课堂也将更透明,师生互动更高效。
热点二:在“千人千面”的教育新范式下,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更好地推进 AI与教学的融合?
陆丹:目前,数字化平台已带来资源红利,方便推动因材施教地实现。比如在芯位教育1.0 版本下,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显著增强,可自主选择专业,甚至通过 AI 支持的高效率学习,规划第二、三专业;平台还能生成职业选择模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AI 再据此配置课程,实现从学术到工作逻辑的衔接。更高级的 2.0 版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预计一年内实现。
热点三:将AI纳入通识教育引发争议,有人担心会稀释专业课,您怎么看?
陆丹: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伴随伦理争议,AI 也不例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值得关注,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AI教育应该建立双重机制:一方面保障数据合规性,另一方面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担忧AI支持通识课会引发人文取向或专业课被削弱问题,大可不必,技术带来的挑战依然可以通过技术加以改进。例如,芯位教育通过构建批判性和创造性知识图谱,让学习者在与 AI 的互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主创造,避免产生从众、从权威等等惰性。
热点四:与欧美、南美等国家相比,中国在 AI 教育上有哪些发展优势?
陆丹:中国在 AI 教育领域极具潜力。有些发达区域,因对伦理问题特别的审慎态度,发展步伐相对缓慢;有些南部区域,受限于网络基础和教育资源投入,难以全面规划。而中国凭借完善的新基建、海量慕课资源积累、200多个大模型创建的实践,以及国家九部委关于数字化与教育融合的政策支持,有望激发起全社会各行业的积极性,有望在 AI 教育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新样本。
热点五:芯位教育现有的 AI 产品如何助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拓宽产教融合空间?
陆丹:我们将大学的未来定位为“超大智能体”,与物理校园并行发展。目前的芯位蜜线、芯位校园智慧等产品是构建智能体的基础。芯位校园智慧打破传统智慧校园仅服务管理者的局限,实现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角色数据共享。通过这些产品,与吉利正在推进 “三个校园建设”(产教融合跨界、全球跨区域、线上线下跨线并行)形成同频共振。现在芯位教育已与国内外多所院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热点六:AI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陆丹:AI 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教师面临知识平权带来的资源冲击,教师群体要在自己过去普遍不太熟悉的领域如学生选专业、选职业等环节发挥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芯位将推出学科知识图谱、批判性和创造性图谱等工具,帮助教师提升研究和教学能力,打通学术与工作逻辑,助力产教融合,适应教育变革。未来,优秀教师还能通过建立个人智能体,扩大教学和科研影响力。
热点七:AI 时代下,产教融合会迎来哪些新机遇?未来的产教融合应该是什么样子?
陆丹:民办教育在产教融合上天然具有优势,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与企业紧密关联,因此更有动力推动产教融合。以三亚学院为例,依托企业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已培养出大量受企业欢迎的人才。AI的深度应用将重构“学用闭环”,实现学术培养与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提升融合效率、降低成本,让产教双方及学生成长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匹配。
热点八:2025年,您最希望在民办教育领域实现哪些目标?
陆丹:以三亚学院等吉利系高校为例,要做的事情就是,深入探索民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与方法,推动民办教育的数字化转型。2025年,我希望借助 AI 帮助包括吉利教育在内的所有的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并由此促进优化整体教育生态。未来芯位教育将推出3.0版本,支持深度学习;芯位学院将上线通过直播平台授予名校学位的课程,并引入先进的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辅助教学管理;学术圆桌派、虚拟实验室等创新项目也将逐步落地,我们将与所有同行一道共同推动AI时代教育体系性改革的新模式。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芯位教育】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