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林黛玉给很多读者留下了一个“爱怼人” 的深刻印象。
说实在的,林黛玉并不总是在怼人,之所以形成这个印象,可能主要是因为她怼得太经典的缘故吧。这里咱们就一起来聊聊。
林黛玉那脑袋瓜,机灵得很,聪慧程度远超常人。她反应快,脑子转得也快,想事情比别人想得远。
这就导致她要么不怼人,一怼起来,那可真是“稳准狠”,杀伤力极强,让人想忘都忘不了。
就说周瑞家的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这事吧。
周瑞家的最后才把宫花送到林黛玉这儿,林黛玉当时就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周瑞家的回答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换作别人收下就是了,林黛玉多敏锐,一看一问一听之间,就听出了不对劲,心里明白这是把她排到最后,多少有点轻视她的意思。
她接着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这话,表面上是怼周瑞家的,可实际上,隐隐约约也指向了差遣周瑞家的送花的薛家母女。
只要这么一回,周瑞家的恐怕是再也忘不了。
不过日常被林黛玉怼的是贾宝玉,一不留神就发生。毕竟两人关系最亲密,也最能“相爱相杀”。
有一回,贾宝玉去梨香院探望薛宝钗,正巧林黛玉也来了。看到贾宝玉在这儿,林黛玉就说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这话一出口,众人包括薛宝钗在内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林黛玉接着解释:“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你看,林黛玉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只不过稍微拐了点弯。
她就是觉得贾宝玉和薛宝钗走得太近,心里有点不舒服,所以就直接用这样看似奇怪的话表达出来了。
当日他俩留在薛家吃晚饭。宝玉想喝冷酒,薛姨妈和宝钗都劝他不要喝,宝钗还从中医理论的高度讲出了一番健康养生的道理,宝玉一听有理,就同意不喝了。
林黛玉瞧在眼里,心里可不太得劲儿。这时紫鹃派雪雁给她送手炉来,黛玉立马借题发挥:“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这话明着是说雪雁听紫鹃的话,实际上却是在奚落宝玉,说他平常不肯听自己的劝告,宝钗一说就听,用“耳旁风” 和 “圣旨” 形成强烈反差,把宝玉的表现讽刺得明明白白,宝玉也只能借酒红脸来遮掩了。
这也应了金庸先生那句“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林黛玉太聪慧了,活得太累了,有时候确实反而更容易受伤。
聪慧之外,林黛玉的真诚直率也是她怼人的重要原因。
她心里有啥想法,都不藏着掖着,直接就表露出来,不像薛宝钗,为人处世比较成熟稳重,考虑事情面面俱到。
有一回,老太太给薛宝钗过生日,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还说这出戏“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尤其是其中的《寄生草》填得极妙。
宝玉听宝钗念完,赞不绝口,还夸宝钗无书不知。
林黛玉一听就吃醋了,不过这次没直接走人,而是对宝玉说:“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到《妆疯》了。”
这话里的《山门》和《妆疯》本就是那出戏里的,黛玉这么一说,简直就是明讽宝玉只顾着拍宝钗马屁,还顺带表示自己也懂这出戏,是宝玉孤陋寡闻。
这话一出,史湘云都笑了,宝玉也只能尴尬地笑笑,薛宝钗当然也只能是装没听清啊。
到了第二十八回,事儿更多。元春赏赐端午节礼,宝玉和宝钗的节礼一样,黛玉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和宝玉说话时,不知不觉又提到“金玉” 话题,宝玉赶紧表忠心,说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第四个最亲的就是妹妹。
黛玉却还是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这话看似玩笑,实则是她的心里话,就怕宝玉不够专情。
除了聪慧和真诚,林黛玉的怼人背后,还有她艰难处境的影子。
小小年纪,父母就都去世了,只能长期寄住在外祖母家,她的身份多少有点尴尬:说她是主子吧,毕竟不是正经的贾府小姐;说她是客人吧,又是长住。
这种处境,让她缺乏安全感,对人对事都格外敏感,有时候怼人,其实就是一种自卫的方式。
比如说,薛宝钗过生日那一回,王熙凤暗示林黛玉像一个戏子,史湘云心直口快点了林黛玉的名,贾宝玉怕林黛玉不高兴,就给史湘云使眼色却又不及。
结果这一举动,惹得林黛玉和史湘云都不痛快。
林黛玉觉得贾宝玉这是在维护史湘云,没考虑她的感受,就生气地说:“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
她之所以反应这么大,就是因为她内心深处那种寄人篱下的敏感和不安,让她觉得自己好像被人轻视、被人拿来取乐了。
上面是一些林黛玉怼人的例子。不过林黛玉真的不是逮着谁都怼。
实际上,她对贾府上中下三阶层的人都挺不错的。而且,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她的锋芒也渐渐收起来了。
就拿薛宝钗给她送燕窝这件事来说吧。
薛宝钗知道林黛玉身体不好,需要吃燕窝调养,一个雨夜贴心地安排老婆子给她送来了。
林黛玉特别感动,不仅跟老婆子聊天,还送了老婆子一些钱当赌资,说:“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
这时候的林黛玉,多有人情味啊。
林黛玉也不怼老实人。就说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次,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但要知道,这背后还有个原因。
刘姥姥夸赞大观园的人和景像画里的一样,贾母听了,就想让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这可给惜春添了不少负担。等于把爱好变成了考题嘛。
林黛玉这么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慰惜春,并不是真的要嘲笑刘姥姥。况且只是背后说说而已。
还有,林黛玉不怼“怪人”。
妙玉曾讽刺林黛玉是个“大俗人”,按说林黛玉平时那么爱怼人,这时候不得回呛几句?可她没有。
为啥呢?她心里也清楚,妙玉性格怪僻,要是和她斗起嘴来,那可就没完没了,犯不着为这点事儿生气。
这么看来,林黛玉的“爱怼人”,其实背后藏着她的聪慧、真诚,还有她艰难的处境带来的敏感。
她并不是真的尖酸刻薄,而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子,实在让人心疼。
以上所列也不过是其中一些例子,不带着这样的理解看《红楼梦》里林黛玉怼人的情节,是不是感觉就不一样了呢?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