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华丽氛围中,阳光洒在主祭坛上方高耸的青铜华盖之上,数千名天主教朝圣者涌入教堂,在教皇方济各遗体供公众瞻仰的第一天,得以最后看他一眼。

本周三早些时候,方济各的灵柩从他生前居住的圣玛尔大之家的小教堂列队移送至圣彼得大教堂后,安放在忏悔祭坛处。这里是圣彼得主要陵墓前的一个神圣空间,天主教徒们认为圣彼得是第一任教皇。



天气晴朗,春日的阳光炽热,人们早早来到圣彼得广场,观看移送灵柩的仪式,并排队进入大教堂瞻仰教皇的遗体。据梵蒂冈发言人马泰奥・布鲁尼称,截至当天结束,至少有 19430 人前来瞻仰。

在这些人中,有 21 岁的卢多维科和 28 岁的罗曼诺,他们住在罗马郊外,周三早上 6 点就到了。他们说,来这里向教皇告别感觉很重要。卢多维科 15 年前曾亲眼见过方济各,他说:“他是一位如此重要的精神导师,我想来到这里缅怀他的一生。”



64 岁的约翰是罗马居民,他多次见过教皇,此刻独自坐着,他说:“我要为他祈祷,也要为世界祈祷。”

到了午餐时间,进入圣彼得大教堂的队伍在广场上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复兴广场 —— 就在梵蒂冈城的城墙外。

大教堂内,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但气氛却十分肃穆。即使同一时间有数百人在里面,除了一些低沉的吟唱声、教堂乐师的音乐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婴儿哭声外,大教堂内仍相对安静。

那些排了几个小时队走过灵柩的人,只有片刻时间能看到教皇的遗体,每分钟大约有 50 人经过。

来自法国的维多利亚・里索和她的丈夫、孩子等了三个多小时,她说:“有点沮丧,因为只有一秒钟的时间,所以没时间祈祷,但这仍是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时刻。”



40 岁的巴西人布林娜・比滕科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看到灵柩后她 “内心很激动”,还说大教堂里的场景 “真的很美”。

她承认,看到教皇去世后的照片和亲眼看到他的遗体完全不同。“我真希望能在他生前见到他,他是如此特别的一个人。躺在那里的他看起来像一个天使,而不是一个凡人。但他现在在一个更好的地方,比我们其他人都要好。”



在大教堂的其他地方,人们跪在小教堂里默默祈祷,忏悔室用四种不同的语言开放。教堂里几乎每一支供品蜡烛都被点燃了 —— 每一支电子蜡烛在熄灭片刻后,就会有另一位礼拜者捐赠重新点燃它。

大教堂于当地时间周三上午 11 点(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5 点)向公众开放,并将一直开放到午夜。周四和周五,开放时间为早上 7 点,至午夜关闭。

梵蒂冈城当局表示,在关闭时间到来之前,他们将封锁广场,并让剩余的人群陆续进入大教堂瞻仰教皇。在罗马梵蒂冈城外排队的人可以在原地过夜,不会失去他们的排队位置,这意味着很多人准备在外面露营。

作为方济各推动简化教皇葬礼仪式的一部分,他的遗体安放在一个敞开的木棺中,摒弃了使用柏木、铅和橡木三层棺材的传统。



在移送灵柩的仪式前,由总务枢机凯文・法雷尔主持了一个简短的仪式,他的职责是为接下来几周的葬礼和教皇选举会议做安排。总务枢机在祈祷中说:“让我们感谢主,通过他的仆人教皇方济各,赐予了基督教徒无数的恩赐。”

移送方济各遗体到大教堂的队伍穿过圣玛尔大广场和罗马首批殉道者广场,经过钟声拱门进入圣彼得广场,然后从大教堂的中央大门进入。

当地时间上午 9 点 30 分,当灵柩进入大教堂时,钟声缓缓敲响,而外面广场上的哀悼者们则爆发出掌声。

在供公众瞻仰三天后,方济各的葬礼将于当地时间周六上午 10 点(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4 点)在圣彼得广场举行 —— 这是在他去世六天后。上一次教皇葬礼,即 2023 年教皇本笃十六世的葬礼,也是在他去世六天后举行的。预计将有多达 25 万名政要和民众参加。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即将卸任的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以及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等欧洲主要领导人都将前往梵蒂冈参加葬礼。

2023 年本笃十六世的葬礼约有 5 万人参加,而 2005 年约翰・保罗二世的葬礼则有约 30 万人出席。

意大利政府宣布全国哀悼五天,至周六葬礼当天结束。周六葬礼开始时,全国将默哀一分钟。

方济各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和深刻的影响,他的离去让众多信徒前来送别,缅怀他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