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
“以前,去医院看病,挂号、排队、检查,一趟下来至少要大半天时间。现在一通电话家庭医生上门来看病,真的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金座小区的居民范明珠感激地说。
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为范明珠测量血糖。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社区居民如今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到这般优质的诊疗服务,是西宁市卫健委大力推进家庭医生服务举措的成果体现,也是西宁市卫健委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群众“家门口”健康需求的一个缩影。
2017年5月,西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西宁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家庭医生签约的目标,并以此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此后,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正式在全市展开。
签约现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说实话,起初我觉得家庭医生服务不过是走形式、做样子罢了。但是签约后,我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对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关心。他们定期上门为我量血压、测血糖,并且给我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有了家庭医生的悉心监管,即便不去大医院,也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项政策所蕴含的温度。”家住金座小区的居民卢光荣感慨道。
市民正在查看家庭医生团队专家信息。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家庭医生签约,签的并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站式的服务。
西宁市以健康乡村、健康社区、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建设为基础,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签约服务区域。
“签约居民除了可以享受到常规免费服务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有偿服务包。”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毛卫平介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涵盖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费用由项目补助金承担,签约居民不缴费。门诊基本医疗服务包包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藏)西医门诊诊治,费用由医保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此外,为了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还提供了个性化的有偿健康服务包。
据西宁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鸿东介绍,截至目前,西宁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21支,3+1+N家庭医生团队605个,二级以上医院216名医生加入团队,实现“签约+履约”双提升。
工作人员正在更新家庭医生公示牌的信息。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家门口的医疗服务也让西宁市民真真切切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湟中区共和镇的宋永和老人是个被高血压困扰多年的患者,头晕、乏力的症状时常伴随着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从老人签约了共和中心卫生院推出的高血压个性化服务,家庭医生梁晓雯通过详细了解宋永和的病史、生活习惯和日常症状,结合上门访视测量血压等情况,为老人精准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制定饮食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宋永和的血压逐渐平稳,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此后,梁晓雯定期上门回访,为他测量血压,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无数个家庭中上演。无论是定期的身体检查、疾病诊疗,还是健康咨询和生活方式指导,家庭医生都事无巨细,一一关照。
“截至2024年底,全市常住居民签约182.08万人,签约率73.42%,较全省高3.87个百分点;重点人群签约率94.92%,较全省高8.08个百分点,履约率达到96.56%。”李鸿东介绍。
西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做法也在全省得到推广,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推广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加快推动全省构建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就医新秩序,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4月9日至4月11日,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交流会在海南琼海召开,会上,毛卫平分享了虎台社区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经验。
毛卫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努力让家庭医生作为基层‘守门人’的职责得到更好更优的体现,用家庭医生的服务指数提升居民的健康指数。”
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便利的医疗服务。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健康服务可及性,是普通群众关心的热点。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的推广,让更多群众在家中就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