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6 ——

全国疟疾日

全国疟疾日 防治知识要记牢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2021年,我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但近年来由于旅游、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双流区存在旅游、务工人员在境外感染后输入疟疾病例风险,本地也有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滋生,局部地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双流疾控在此提醒您,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活动增加,我们要注意防蚊灭蚊,保护身体健康。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母婴等途径传播。全球每年约有2.4 亿例疟疾病例,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为高流行区。

二、感染后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高烧和大量出汗,同时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恶心、腹痛、呕吐的症状,疟疾早期症状与感冒十分类似,严重者可能出现脑水肿、肾功能衰竭、贫血等,甚至危及生命。

三、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的关键在于:防蚊叮咬+阻断传播


本地防蚊措施:

1. 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室内外积水(花盆、水桶、排水沟等),破坏蚊子产卵环境,有效降低蚊密度;

2.通过安装纱窗、纱门,卧室使用蚊帐来防蚊虫叮咬;

3.外出游玩时穿长袖长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蚊剂,避免在蚊子活跃时段(黄昏至黎明)长时间户外活动;

4.如居住环境蚊密度过高,根据需要可采用药物灭蚊。

出国出境旅游或务工防蚊措施(特别是前往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疟疾高流行区者需提前做好防蚊准备,做到全程防护):

1.出发前: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情况,按需服用预防性药物;

2.旅途中:严格落实防蚊措施,选择有纱门纱窗或蚊帐的酒店住宿,夜间挂蚊帐(可在蚊帐表面喷洒驱蚊剂);

3.回国后:持续观察身体状况,若2个月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立即就医并主动报告旅行史。

四、注意事项


感染疟疾不可怕,做到及时就诊、规范治疗是关键!


1.若有境外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且有感染疟疾相关症状者,请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后严格遵医嘱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避免复发或耐药,同时做好家庭防蚊灭蚊措施,避免传播给亲友和同事。

2.若确诊了疟疾需配合疾控做好防控工作,输入性疟疾病例需配合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同行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追踪,以及蚊媒监测工作。

3.近期有境外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者,若出现发热症状,就诊时务必主动告知医生行程,避免漏诊。

参考文献来源: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审核:娜姐

主编:敏儿

编辑:蕾蕾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2

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