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生活在虚拟中
——题记
凌晨五点,大学生小张蜷缩在 20 平米的出租屋,夜里没睡好,睁大着眼睛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想放空自己,却不能。手机突然弹出房东的催租消息。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和冰箱里的奶酪有着惊人的相似——是被生活这只巨型花猫玩弄的猎物。
在这个内卷剧烈的时代,“捕鼠器”的齿轮由“日均 10.2 小时的工作时长”驱动,弹簧上缠绕着60% 的 AI 替代率(麦肯锡预测,2030 年半数职业因为人工智能而被重塑),而诱饵则是“鹤岗 5 万全款买房”与“一线城市月薪 3 万仍焦虑”的生存悖论。年轻人被困在 KPI、房贷、通勤的精密陷阱里,连呼吸都带着绩效指标的气味。
可以了解一下,有多少人在甘做“老鼠人”
一、现象解剖,鼠鼠的三重困境
1.数字成为枷锁
2025 年,职场人日均工作 10.2 小时,35 岁危机蔓延至全行业。一边是 AI 取代翻译、会计等中等收入岗位的“塌方式失业”(麦肯锡预测 2025 年减少 2200 万人),另一边是鹤岗“3 万一套房”的躺平诱惑。阶层固化的齿轮下,年轻人要么在北上广的格子间“卷生卷死”,要么在低房价小城靠外卖和直播苟活。
2.身份自我认同
“老鼠人”的词源始于英区留学生的自嘲,他们在阴沉的天气与高昂物价中缩进被窝,眼睛一睁一闭就是一天。这个梗迅速扩散到职场:据说,抖音博主“嘉文四柿”记录赖床12小时的低能量日常,获赞 42 万次;更有“大鼠”用粘鼠板当床垫、老鼠药续命的形象,成为 Z 世代的精神图腾。1983 年的电影《人鼠大战》中,地下室社畜与老鼠的共生的场景,让今天的年轻人也在“鼠鼠文学”中完成自我解构:“鼠鼠我啊,今天又在老板画的饼里吃出了玻璃渣。”
现在的年轻人在乎的就是三件事:自己的钱,自己的健康和自己内心的平静。
3.痛心的黑色幽默
当“奋斗”沦为资本的小白鼠,年轻人就以“灭鼠专家”自居,用表情包、vlog 和“下水道美学”构建身份认同。他们发明“灯光鉴别法”——凌晨写字楼的灯光越亮,捕鼠器的齿轮转得越快。
二、解决方案,在鼠鼠的下水道建造乌托邦
1、上面的政策制定者,你要优化社会资源分配,降低生存压力
目前社会压力不小,社会层面应着力优化资源再分配,减轻年轻人的生存负担。这个需要上层建筑真正地关心年轻人,采取真格地措施。
首先,在住房方面,政府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如推出共有产权房、长租公寓等,让年轻人能以较低成本解决居住问题,避免被高昂房价束缚。可以学习新加坡的组屋制度,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合理定价,满足了大量居民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住房压力。
其次,在教育领域,需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减少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竞争焦虑,降低课外培训等额外教育支出,让年轻人不再为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疲于奔命。另外,教育资源要改革,一些老掉牙的知识应该删除,要编写让学生动脑子思考的教科书,而不是陈旧的知识充斥教育资源。多培养动手技能,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学分制和考试成绩必须挂钩,专业成绩不好,别的学科积分高,一样毕业,一样推荐优秀这样才能使得有些人才冒出来。
再一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让他们的父母亲养老有保障,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不必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而拼命积攒财富,从而带动消费,更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规划再好,不如付诸实施。空中楼阁,画大饼,只会让年轻人死心而彻底躺平。
年轻人只有思考才能突破,躺平不是办法
2、职场革新,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职场是年轻人奋斗的主要场所,是桃源,也是荆棘之地。职场环境决定了年轻人的心态。今后,企业应尽可能摒弃 “996” 等不合理的加班文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工作成果而非工作时长,鼓励员工高效工作。同时,要学习日本企业文化,日本百年老企业最多,为啥,日本企业不轻易开出一个员工,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通道,定期开展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让年轻人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我们国内的企业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组织各类团建活动,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帮助年轻人缓解工作压力,让他们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
3、重塑价值引导,激发内在动力
社会和学校应共同努力,重塑价值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笔者以为,最主要的是尽量给年轻人一自由的空间,有自由才有创造力。为啥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多是海外的,因为人家的自由空气好,人的心态无拘无束,思维开放,敢想敢干。而我们呢,老思想钳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年轻人脑子快,点子多,往往得不到重视,还受到打击,论资排辈是国内企业的通病。
要让年轻人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的积累,还可以体现在对兴趣的追求、对社会的贡献、对自我的成长等多个方面。鼓励年轻人参与社会实践,激发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动力,主动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三、风险对冲,自嘲中的破局希望
“我们不是选择做老鼠,而是被迫在捕鼠器里进化出啮齿动物的生存智慧。”当社会用“奋斗”编织笼子时,年轻人用“躺平”打磨牙齿——这不是投降,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抗。
是时候要变通一下了,再这样下去,年轻人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创造力,未来何在?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人未必总处于良好状态,但能在低谷中把握自己的步调,已是重要能力。”在钢筋森林的缝隙里,鼠鼠们正用自嘲的利刃,为时代的生存困境划出第一道裂痕。
在捕鼠器的齿轮声中,我们不是等待被碾压的奶酪,而是进化出夜视能力的啮齿动物。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下水道的黑暗时,鼠鼠的国度终将在废墟上崛起。
生存,自古不易,顺应时代,逐个击破,王者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