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郭宇靖)记者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密集出台高精尖产业促进政策,锚定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目标,打出政策组合拳。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北京经开区计划每年投入300亿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着力推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硬核创新型企业,预计到2027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7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

北京经开区科技产业局副局长朱珊珊介绍,此次政策升级以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为导向,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加大原始创新布局资金支持,新增中小企业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专项资金支撑,并强化人才、空间、数据、金融等要素保障,全面覆盖区内各类产业,精准提供惠企政策补给。

例如,在强化原始创新布局方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每年安排资金由2亿提升至10亿元,重点对重大专项配套奖励、“揭榜挂帅”、未来产业培育等方面强化支持。其中,实施的“未来产业瞭望行动”,主要聚焦商业航天、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6个前沿领域,支持早期创新项目的原理验证和商业化探索。

此外,“科创二十条2.0版”将在创新沃土培育、主导产业强链、亦城人才引育、科技服务跃升、强化金融赋能、国际创新合作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还增加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等丰富的科创基金类政策工具配套保障,推动探索“基金+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亦庄路径再迈向一个新台阶。

北京经开区还新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开源开放信创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经开区信创产业经营主体数量、产业营收规模实现倍增。同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加强与开源、人工智能、未来信息的融合发展,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打造50项标志性解决方案。

在生物医药领域,全产业链支持体系正式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现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创新产品市场推广”“优化产业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五大领域系统性政策支持,加速构建“高精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北京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获批上市创新药械25个以上。

此外,作为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将聚焦“全球医药创新合作枢纽”定位,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四大产业功能区,吸引外资研发中心及全球顶尖企业入驻。“BioPark将依托政策优势,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力争成为全国创新医药政策改革试验田和AI赋能应用示范区。”北京经开区生物和健康局副局长肖晶说。

朱珊珊介绍,北京经开区已建立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本次“科创二十条2.0版”中近一半政策条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实现政策主动找企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