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南京法桐飘絮今年“迟到”?
不少南京市民注意到,相比往年,今年的法桐季节性飘絮迟迟没有大规模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如何加强治理,减少飘絮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4月24日,省市相关部门进行了联合发布。
【受天气影响 果毛季节性飘絮比往年延迟20天】
南京主城区约有法桐行道树8万株,每年4-6月法桐果球开裂,季节性果毛果絮给市民生活、特别是过敏体质者带来不小影响。往年大规模飘絮一般从4月初就开始了,今年却“迟到”了20天还没有出现。气象部门分析,主要与今年降水减少、冷空气频繁及近期极端大风天气有关。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姜荣升说:“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南京冬季降水较往年减少了八成多;3月份降水减少了两成多;3月份有几次比较严重的寒潮降温。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果实发育比较缓慢的原因。”
【加大夜间治絮频率 提高预报精准度】
南京市园林局部门表示,正密切观测法桐飘絮的情况,一旦出现大规模飘絮,将第一时间开展治理,届时将每天夜间22点到凌晨4点,采取雾炮车吹絮、洒水车冲絮、扫地车扫絮的“吹冲扫”组合治理模式开展。五一长假即将来临,南京市2025年法桐飘絮预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游客市民可以登录园林局官网、官微及江苏气象微信上的服务系统链接,查看道路实时飘絮情况及未来48小时、72小时飘絮预测情况,做好出行预案。(许宸 康健)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