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因法桐而浪漫,也因法桐而多了些“小烦恼”。每年4-6月,风中飘散起法桐果毛絮,市民总要捂着口鼻避开,心情五味杂陈,不免发问:已和法桐相伴了悠久岁月的南京城,有没有实招能“治治”毛絮?4月24日,记者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发布会获悉,南京将有“多招齐发”,切实减少市民们的春日烦忧。



“飘絮预报系统”上线,邀市民当“云助手”

据了解,目前南京主城区法桐行道树约有8万株,每年 4~6 月法桐果球开裂,果絮随风飘散,对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在2025年南京主城区法桐果毛飘絮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臧廷亮介绍,目前飘絮已开始零星出现,预计近一周内将进入集中飘絮期。南京今年采取多措并举的治理方案,主要通过夜间作业,采用高射程雾炮车吹絮、洒水车冲洗、扫地车与人工清扫相结合的物理治理方式。除了“驱冲扫”组合措施,园林部门还常态化开展法桐行道树控高消险修剪工作。他提醒,飘絮期市民外出时做好自身健康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4月24日起,南京上线法桐果毛飘絮预报系统。市民朋友们登录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官网、官微及江苏气象微信上的服务系统链接,可查看道路实时飘絮情况及未来48小时、72小时飘絮预测情况。

据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姜荣升介绍,今年升级的预报系统实现了两大创新:一方面优化了用户界面,提升操作便捷性;另一方面新增“随手拍拍”功能,市民可在飘絮路段拍摄实况照片上传,经审核后即可在平台公开展示。这一创新举措让每位市民都能成为城市生态监测的志愿者,“云助手”们共同构建全民参与的飘絮监测网络。



“飘絮预报系统”上线

今年飘絮来得有点晚?但治理已提前开工

有市民发现,南京法桐飘絮比往年晚到了大半个月。为什么今年南京法桐的“小脾气”会姗姗来迟?姜荣升对此进行解答:首先,尽管今冬气温较常年偏高,但降水显著偏少,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法桐果实发育迟缓。其次,3月的几次降温过程加剧了这一现象,直接延缓了法桐果球的成熟进程。最后,4月11日夜间至13日的强风将大量即将成熟的果实吹落,这也导致飘絮期延后。



中山路法桐修剪



夜间“吹冲扫”工作



人员培训

虽然今年南京法桐的“小脾气”来得有点晚,但园林部门早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前期,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已指导督促主城各区绿化主管部门开展作业人员培训及车辆设备检查。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二级巡视员吴震介绍,根据气温条件及观测法桐果球成熟状况,近期将组织主城区启动夜间吹絮工作,主城区共计划治理法桐行道树48000余株,涉及道路200余条。

“2020年以来,南京市主城各区本着‘消险、减絮、促生长’的指导思想,对行道树进行常态化消险修剪,已累计消险修剪规格较大法桐近万株,修剪减絮成效明显。”吴震称,下一步将在做好法桐日常维护修剪的基础上,全年动态实施法桐常态化消险修剪,扩大法桐修剪的区域范围、数量和高度,进一步减少法桐果球的数量。此外,他也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投入到法桐飘絮治理工作中,通过修剪、吹絮等科学有效的方法,整体推进全市治理效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闫春旭

图片来源: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校对 胡妍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