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用户对智能座舱的认知仍主要基于工具属性,将其视为辅助驾驶的工具,而非享受服务的空间。在功能主导的观念影响下,用户当前更关注能够增强驾驶安全性、出行效率的功能,而对提供关怀和娱乐服务的功能兴趣较低。亿欧汽车研究院认为,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用户对座舱的感知有望从工具属性逐步转向智能空间属性,届时关怀与娱乐功能的重要性将逐渐凸显。
再从用户需求角度看,用户对于用车服务类功能和监测类功能的需求优先级相对更高,对于关怀类功能和不能有效提高人机互动效率的识别类功能的需求优先级较低;从开发难度方面看,用车服务类功能和关怀服务类功能大部分开发难度相对较小,识别类功能和监测类功能大多开发难度较大。 亿欧汽车研究院认为,当前将资源聚焦用车服务类和监测类功能开发,在成本可控情况下兼顾识别类、关怀服务类功能开发是较好的策略。
未来,智能座舱将更注重用户体验,AI功能在保障安全和效率的基础上,将优化服务并主动提供关怀。多模态数据融合将增强AI的推理能力,使其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进化。多模态AI大模型将与车控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协同控制,同时数据安全需求将推动厂商和政府采取加密、法规等措施。产业迎来加速拐点,2025-2027年多模态AI大模型将大规模上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智能座舱市场规模有望超75亿元。
亿欧智库 |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研究报告 https://www.iyiou.com/research/202503061436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和绿色转型迈进,在2025年的上海车展上,博泽以“Excellence Inside”为主题展示了其在集成机电元件、智能传感器和车端控制软件方面的最新进展。此次展会中,博泽聚焦于智能座舱交互系统、48V 整车电源系统的优化以及高端内饰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创新。
博泽智能座舱交互系统
在智能化技术融合方面,博泽在本次车展首秀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该系统结合超宽带和毫米波雷达技术,建立人与车的智能互联,诠释博泽对未来出行场景中人车交互的多元化构想。智能数字钥匙系统根据人车距离,触发灯光和音效,并实现无钥匙解锁和闭锁,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仪式感。除此以外,博泽通过复用车端的超宽带传感器,创新性地实现了基于超宽带雷达技术的车内乘员检测与尾门自动开闭等功能,完美平衡成本与功能覆盖。
博泽48V电气架构优化
当48V整车电源系统逐渐成为新能源车电气架构的关键趋势,博泽积极响应并在2025上海车展上带来多款解决方案,覆盖车门系统调节、座椅系统调节、热管理以及底盘电机等关键领域。这些方案将助力主机厂客户优化整车电气系统,提升车辆性能与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博泽的48V冷却风扇模块及车窗玻璃升降器电机已成功量产并应用于新能源车型。
博泽高端内饰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用户对舒适性的极致追求,博泽此次携手合资业务博泽西德科联合呈现从骨架到整椅的全方位内饰系统解决方案。作为高端座椅骨架技术专家,博泽将零重力座椅推向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新高度:通过全新轻量化侧向滑移调节机构,实现前所未有的空间布局灵活性;创新集成触觉反馈,让用户尽享沉浸式影音娱乐体验。另外,座椅配备的颈部加热器、气动按摩系统、加热功能及氛围灯光等,让驾乘舒适度再上新台阶。
博泽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方面,博泽从产品研发阶段便致力于减少废弃物以及促进循环材料的使用。在本次展台上,博泽带来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轻量化门模块,可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同时,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博泽还积极与供应商紧密协作,计划到2039年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提供碳中和产品。
博泽中国区研发副总裁刘银峰表示:“创新是博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正通过全球化研发网络与本土化创新体系,加速未来出行产品的研发。其中,本土研发能力的深化与行业生态的协同,是我们在中国市场取得技术突破的关键。”
近年来,博泽本土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多款创新产品实现快速落地。例如,由中国团队主导并在中国首发的“PtoG”系统集车窗智能调光、加热及显示功能于一体;高端电释放门锁则融合了电动释放、自吸合、破冰等多重功能,全机械备份设计确保在碰撞风险下安全逃生。此外,创新的防沙冷却风扇模块有效防止积沙,保障车辆平稳运行。同时,博泽积极构建行业生态圈,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创新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博泽近期正与均胜安全系统共同打造安全与舒适的汽车座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