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宅唱的最新作品《黎明的一切》在2024年二月柏林首映后,同年六月曾在上影节与小部分影迷见面。
对于一位曾在中国办过回顾展、在上影节开过大师班的日本中生代创作者来说,《黎明的一切》在中国的广泛上映比预想中迟来了一些。在中国观众等待它上映的时间里,三宅在持续创作,已经马不停蹄地拍完了最新一部作品《旅途中的日子》,并进入了剪辑阶段,创作的旨意滚滚向前。
闲聊时我们说到今年的戛纳即将有早川千绘的《雷诺阿》亮相,他眼睛亮起来,说:Exciting! 在那个瞬间,活泼的影迷身份跳跃出来,和他创作者的身份交叠在一起。作品即人,这份来自于他自身的明亮与雀跃,逸散在他作品的一呼一吸之中。
作者:蓝詹
采访QA:
导筒:和你认识就是在《惠子,凝视》(下称《惠子》)的柏林世界首映,当时也做了采访。从那个电影到《黎明的一切》(下称《黎明》),中间有两三年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实是蛮大的,你的创作心境有什么变化吗?
三宅:简单来说,以前我总是想着“那个也想做,这个也想试试”,思维非常广泛。但最近嘛,我更想把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深入钻研下去,想更往前去推进。
导筒:《惠子,凝视》和《黎明》两部电影当中,时间是流动的,但是在比较确切的时间点上,比如说故事发生的年份,是很模糊的,似乎故事独立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大的环境。你是有意的想要呈现一种故事的真空性吗?
三宅:其实在《黎明》中,剧情是有明确的年份设定的。不过我也希望它们能保有一种普遍性,让观众无论是把故事看作发生在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甚至是另一个时代,都依然能够感到享受,产生共鸣。我在追求具体性与普遍性的平衡,让这两个方面都能在电影中体现。
导筒:是什么时候开始筹备《黎明》、花了多长时间制作的?
三宅:开始筹备《黎明》是在《惠子》剪辑完成的时候,开始更大的准备大约是在2022年夏天。开始拍摄就是《惠子》之后大约一年半之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我大概准备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
导筒:我查了一下你之前做的采访和对谈,发现有很多不确定的内容,比如场所、摄影设备,甚至在开拍前都没有做好决定。在你过往的作品中,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在你过往的作品当中很重要,但这部电影有很多室内戏,也突出了一种压抑的感觉。你是如何为这部电影堪景的?
三宅:是的,正如你所说,《黎明》确实是从室内场景开始的,这是因为角色们一开始本身就是那种很难走出自己内心世界、不太外出的类型,那么室内的部分就可以展现他们的内心。但我在设想中希望随着剧情的推进,后半部分世界会慢慢变得开阔起来。所以在外景勘查的时候,我就以“扩展开的世界”去出发点去思考,比如骑自行车的场景,那骑车的路要选什么样的才会有趣呢?于是我就想,选择有坡道的道路吧,这种上山和下山的感觉也和人物的心境是有关系的。于是我就走遍了东京那些坡道多的街区,一点点去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
导筒:拍《惠子》的时候,使用16mm胶片的原因之一是有保护女演员的考虑,因为使用胶片的话大家会工作得更加高效,可以减少演员的体力消耗。但这一次在剧作上对演员的肢体其实要求没有那么高,还依然用了16mm胶片,是为什么?
三宅:《黎明》是在日本的10月、11月,也就是秋天拍摄的,那也是冬天的开端。这个季节是东京光线最美的时候。在光线最美的季节里,男主角山添君骑着自行车,朝着某条路前进。我就在想,要把那一幕表现得最美,最有质感的话,还是得用16毫米胶片来拍摄。
导筒:《黎明》是一部将日常细节放大的作品,凸显了很多小事情的重量,但每个人的日常又是因人而异的。为什么会这么着迷于日常细节?
三宅:我觉得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电影的魅力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可以通过大银幕看到那些平时自己忽略的细节,就像通过显微镜看事情一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像用望远镜一样,去看到更遥远的世界,就像电影里的这些人物一样在这样的时刻感知到自我。所以这部电影里,既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也可以想象宇宙那样广阔的存在。我觉得,这部电影中既蕴含着极其微小的东西,也包含着极其宏大的东西。
导筒:因为说到了宇宙,不妨聊一下在天文馆的那场戏。在这个情节,男女主角各自邀请了他们朋友都认识的人,仿佛他们的社交网络就组成了夜空下的另一个宇宙的感觉。可以谈一谈这些灵感来源于何处吗?
三宅:说到灵感的来源,我之所以会有那样的构想,是因为我觉得像那种天文馆的空间和电影院其实是很相似的。电影院是一个各种各样的人会聚集的地方,对吧?天文馆也是如此。我觉得这正是激发我想象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在《黎明》的最后一个场景中,除了藤泽小姐和山添君以外,我还希望能有一种感觉:他们周围还有其他人,而正在看电影的观众也仿佛和他们处在同一个空间里。我希望营造出那样的氛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院,也是一部分的“天文馆”。
导筒:你这样说让我想到,陪伴与支持似乎是你过往作品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你认为这两点在当下的世界对个体最大的意义和帮助是什么?
三宅:哦,怎么说呢……让我想一想,抱歉稍微停顿一下(闭目思考约20秒)。确实,“陪伴”与“支援”这一主题,在我最近的电影中是一个共通点。但与其说是我刻意、带着很强烈的意识去选择的主题,更确切的情况是,当我在观察现在的日本社会,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现实状况时,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的东西,整个世界其实就蕴含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个体之间的支持。我觉得,它是一种自然的感受和流动。
导筒:你第一次知道恐慌症和PMS(经前综合症)两种病是什么时候?现实生活中有患有这两个病症的朋友吗?是怎么跟他们相处的?
三宅: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了社会上存在这样的病症,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这种情况,只是当时并没有了解得很深入,而且身边也没有太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但在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身边的一些人告诉我,其实我他们有过、或者现在有恐慌症和PMS。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大家一直在隐瞒这些问题。
导筒:对于男性来讲,关心女性的经期问题是很难把握分寸的。你是如何处理山添对腾泽的关心,好让他们的互动不发生冒犯,恰到好处?
三宅:确实,男性想要了解女性的身体状况非常难。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在各个阶段都进行了深思熟虑。虽然我和另一位编剧和田先生(和田清人)都是男性,但我们的制作团队里有三位女性,大家出生的世代也不同,年龄层次也有差异。因此,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不同性别、不同世代的人之间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我认为这对剧本的呈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觉得会很难做到这一点。
导筒:这部电影的群像非常多,然后他们的表演也都非常自然。你对演员提出了怎样的指导和要求呢?
三宅:选角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选到我喜欢的演员,也就是那些我想要与之工作的演员,那么工作就完成了九成,剩下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发挥实力的良好拍摄环境。这不仅是指美术方面,也包括拍摄时场地的氛围,所有的方面要一起帮助他们去融入。只要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我相信演员们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他们的最佳状态。
导筒:我观影两次,都有注意到音乐非常简单,完全不煽情、主要是服务于气氛,这样的处理是故意的吗?
三宅:关于音乐,其实一开始听,可能会觉得像是同样的旋律在重复流动,但实际上,它是有一点点不同的。音乐跟随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或者是9月、10月、11月、12月。在缓慢流逝的时间中,音乐表面上看似重复,但实际上它们在细微之处发生着变化。例如,像PMS(经前综合症)是周期性事件,它总会如期而至。但在这种反复的节奏中,微小的变化是存在的。这种变化的感觉和电影中角色们生活的节奏是紧密相连的。
导筒:许多观众赞美《黎明》没有将两位主角的关系写成爱情故事,我在看的时候也觉得这部电影根本就没有爱情的走向。近几年在新闻上经常读到日本年轻人对恋爱失去兴趣,中国、韩国的年轻人也如此。你如何看待年轻人的关系越来越追求单纯化的趋势?爱情会不会在未来某一天变得无聊和多余?
三宅:不,我个人认为恋爱是人生中非常愉快的事情,人类毕竟也是动物,我们是有那种欲望的,人和人之间的吸引力并不会消失。只是,在很多电影中,故事一开始男女角色是不幸福的,但他们渴望变得幸福,然后通过恋爱他们实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故事许多电影都拍过了,已经足够了。所以,我认为通过其他方式描绘如何找到幸福,这种新的挑战会是电影的一种新的尝试。
导筒:《黎明》2024年在柏林首映,当时还有另外一部日本的电影《箱男》入围柏林。总体来讲,来自日本的作品不多。似乎从2023年开始,日本作者在经历一个萧条期,这是我观察国际影展上日语影片出现的频次感觉到的。这两年日本的电影人们的情况如何?电影制作的环境更艰难了吗?
三宅:我认为其实困难局面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前就存在,现在依然没有改变,做电影一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反而在这两三年,尤其是最近,我觉得比我年轻的导演们正在拍摄电影、发作品,并且进行着很好的竞争。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做电影不仅仅是做一部好作品,而是要持续创作下去,这才更为重要。未来的时代仍然会很艰难,但那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导筒:你已经连续三年都在都来中国了,也都来上海。有没有产生写一个发生在上海的故事的想法?
三宅:三年前我第一次来上海,非常喜欢这个城市。不过,因为这次还是工作性质的来,所以我希望能够再多一些时间来进行城市漫步。我相信,如果再多走一走街道,肯定能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导筒:很多中国影迷都很喜欢你的作品。中日在文化上非常相近,人们的情感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认为你的作品打动了这么多中国观众的原因是什么?
三宅:正如你刚才提到的,中国和日本在某些感受上的确是相似的。如果要再补充一点的话,我还是觉得,电影这种载体,是能够超越语言、文字和文化的,演员的表演、影像的力量都能超越语言和国家的限制。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电影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表达方式。
导筒:可以谈一下现在正在制作中的项目吗?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新片大概最早的会什么时候和观众见面?
三宅:是一部关于“旅程”的电影,故事发生在雪山里。目前还在剪辑阶段,预计在初夏左右会完成,应该可以在今年下半年送到电影院和观众见面。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