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475

阅读预计11分钟

作者 |南平

本期编辑|宋可馨

本期审核|范家菀


图源网络

一、印控克什米尔景区发生恐袭,“抵抗阵线”宣称负责

2025年4月22日,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当天下午2时50分左右,四至六名身着印度军装的武装分子从风景如画的帕哈尔加姆镇(Pahalgam)附近的拜萨兰山谷树林中突然出现,手持M4卡宾枪和AK-47步枪,向正在山谷中游览的游客群体开火。袭击者近距离射击,目标明确,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且行动迅速,袭击持续时间较短,随后迅速撤离现场。此次袭击造成至少28人死亡(26名印度人、1名阿联酋人、1名尼泊尔人),另有20余人受伤。


图源:“南洋风云录”微信公众号

事后,巴基斯坦虔诚军和真主圣战者组织的附属组织“抵抗阵线”(The Resistance Front,简称TRF)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并公开指责超过85000名非克什米尔人定居此地,引发当地“人口结构变化”。

印度总理莫迪缩短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并表示要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强调印度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印度内政部长沙阿前往斯利那加,评估安全局势,协调应对措施。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缩短了对美国和秘鲁的正式访问。印度安全部队展开搜捕,以逮捕肇事者,并设立热线电话为受影响的游客提供帮助。印度陆军有限度批准北极星直升机执行反恐行动,除此以外,该机队停飞。

这起恐袭事件不仅成为近年来针对平民的最严重袭击之一,也引发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二、印度内政部文件曾明确将“抵抗阵线”列为恐怖组织

印度内政部在2023年初发布过一份官方文件(编号RS15032023/1647),该文件根据《非法活动预防法》(Unlawful Activities Prevention Act),将“克什米尔抵抗运动组织”(又称“抵抗阵线”)正式列为恐怖组织,并对其领导人采取针对性制裁。内政部这份文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明确该组织的恐怖主义性质,限制其活动,切断其资金来源,并为印度安全部队针对该组织头目的定点清除行动提供法律依据。

该文件的发布背景是2019年印度废除《宪法》第370条款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安全局势恶化。“抵抗阵线”组织作为新兴武装团体,通过袭击、宣传和招募活动对地区稳定构成威胁。印度政府认为“抵抗阵线”组织是巴基斯坦虔诚军(Lashkar-e-Taiba,LeT,巴基斯坦最危险的恐怖组织)的一个分支。

三、“抵抗阵线”组织基本情况

“抵抗阵线”组织成立于2019年10月,正值印度废除第370条款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政治动荡加剧。由虔诚军(Lashkar-e-Taiba)和真主穆斯林游击队(Hizbul Mujahideen,HM)的一些前成员组成,旨在通过暴力手段反对印度在克什米尔的统治。

(一)

组织使命

该组织宣称其使命为“解放克什米尔”,反对印度政府的“非法占领”。其宣传中常使用“克什米尔抵抗”(Kashmir Resistance)一词,试图塑造本地抵抗运动形象。印度政府认为其本质是恐怖主义,目的是制造混乱和分裂。

(二)

关键领导人

1、穆罕默德·阿巴斯·谢赫(Muhammad Abbas Sheikh):创始人,已被击毙。

2、谢赫·萨贾德·古尔(Sheikh Sajjad Gul):现任最高指挥官,被指定为恐怖分子。

3、巴西特·艾哈迈德·达尔(Basit Ahmed Dar):前作战指挥官,已死亡。

4、艾哈迈德·哈利德(Ahmed Khalid):宣传负责人。

(三)

组织结构

采用松散的网络化组织结构,依赖小型作战单位开展游击战(一般5-6人左右,2人放哨,3-4人袭击),通过社交媒体协调行动。其成员主要为在克什米尔本地招募的无业青年及虔诚军、真主穆斯林游击队的叛逃者。

(四)

主要活动

1. 策划武装袭击

该组织针对印度安全部队(中央后备警察部队、查谟和克什米尔警察)以及平民发动袭击,造成大量平民和安全人员伤亡。遇袭者包括克什米尔梵文学者、印度教徒、外来劳工、游客、当地政客和政府雇员。2020-2022年,该组织参与约50起袭击事件,导致数十人伤亡。2022年,该组织被认为是该地区最致命的恐怖组织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23日,该组织声称对4月22日造成至少28人死亡的帕哈尔加姆游客遇袭事件负责,成为近年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

2. 对印宣传招募

该组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Telegram、Twitter)招募克什米尔地区的无业青年,发布反印度、反印度教宣传内容。其部分在线活动的源头可追溯至巴基斯坦,涉及煽动暴力、散布虚假信息和招募激进分子。印度国内情报机构——国家调查局加强对“抵抗阵线”组织的网络活动实施监控,封锁其数十个社交媒体账户,切断对印宣传渠道。

3. 走私军火和边境渗透

该组织利用印巴实控线两侧的复杂地形,从巴基斯坦走私武器、弹药和毒品,为其武装活动提供资金和装备,协助武装分子渗透到印恐克什米尔地区内部,伺机根据上级(handler)指令发动袭击。

4. 外部串联

根据印方指控,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为“抵抗阵线”组织提供资金、训练和武器,试图通过这个代理组织蚕食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2025年4月22日帕哈尔加姆袭击后,印度降级与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凸显了该组织与巴基斯坦政府之间的关系。另据印方指控,“抵抗阵线”组织是虔诚军的代理组织,与虔诚军、人民反法西斯阵线(PAFF)、查谟和克什米尔解放阵线(JKLF)及阿尔-巴德尔(Al-Badr)等恐怖组织存在合作,共享资源和情报。

四、“抵抗阵线”组织领导人谢赫·萨贾德·古尔的基本情况

谢赫·萨贾德·古尔(Sheikh Sajjad Gul,1974年10月10日—),也被称为谢赫·萨贾德(Sheikh Sajjad),是“抵抗阵线”组织的创始人兼最高指挥官。

(一)

早年生活与教育背景

谢赫·萨贾德·古尔于1974年10月10日出生在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老城区纳瓦巴扎尔(Nawa Bazar)的沙赫穆哈拉(Shah Mohalla)。他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克什米尔家庭,具体家庭背景信息较为有限,但可以推测其成长环境深受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克什米尔爆发了大规模的分离主义叛乱,印度安全部队与武装分子之间的冲突塑造了古尔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古尔的教育经历显示了他早年并非典型的激进分子。他在斯利那加卡兰纳加尔(Karan Nagar)的国家学校(National School)接受基础教育,随后进入位于拉尔乔克(Lal Chowk)的斯里普拉塔普学院(Sri Pratap College),并于1996年获得理学士学位(BSc)。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前往班加罗尔的亚太管理学院(Asia Pacific Institute of Management),并于1999年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这一教育背景使古尔在克什米尔的激进分子中显得与众不同,他不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展现出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这些特质后来在其领导“抵抗阵线”组织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教育期间的某些经历似乎为古尔的激进化埋下了种子。在班加罗尔求学期间,他开始与一些与“圣战者运动”(Tehreek-ul-Mujahideen)和“虔诚军”等激进组织有关联的人士接触。这些关系为他日后走上武装斗争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

激进化与早期武装活动

古尔的激进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特定社会、政治和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2002年,他因涉嫌参与新德里的一起地下资金转移案件被捕,并被关押在提哈监狱(Tihar Jail)。在狱中,他与多名“虔诚军”的重要成员建立了联系,这些人脉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激进思想。 监狱经历不仅没有遏制他的激进行为,反而成为他与更广泛的激进网络连接的契机。

出狱后,古尔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活跃于克什米尔的地下武装活动中。他与“虔诚军”的关系日益密切,并开始参与策划针对印度安全部队和地方目标的袭击。据印度情报机构透露,古尔在这一时期展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宣传技巧,擅长通过社交媒体和地下网络招募年轻人加入激进组织。

2018年,古尔被指控参与策划了针对克什米尔知名记者舒贾特·布哈里(Shujaat Bukhari)的暗杀行动。布哈里是《克什米尔崛起报》(Rising Kashmir)的主编,因其对克什米尔问题持温和立场而被激进分子视为威胁。6月14日,布哈里在斯利那加的新闻区(Press Enclave)被枪杀,两名随身警卫也一同遇害。这一事件震惊了克什米尔社会,也让古尔的名字首次进入印度情报部门的重点监控名单。

(三)

创建“抵抗阵线”组织

2019年8月,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并将其重组为两个联邦直辖区。这一决定引发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强烈反响,许多当地居民认为此举威胁了克什米尔的自治权和文化身份。在这一背景下,古尔与另一名激进分子穆罕默德·阿巴斯·谢赫(Muhammad Abbas Sheikh)共同创立了“抵抗阵线”组织。

该组织被认为是“虔诚军”的分支或代理组织,旨在通过更“本地化”的形象在克什米尔开展武装活动。与传统的宗教激进组织不同,该组织刻意避免使用宗教符号,采用非宗教化的名称和宣传策略,试图塑造一个“世俗抵抗运动”的形象,以吸引更广泛的支持。 然而,印度政府和情报机构一致认为,该组织的资金、武器和训练仍主要来自巴基斯坦,特别是“虔诚军”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

该组织成立后迅速展开了一系列高调的袭击行动。2020年4月,TRF在库普瓦拉(Kupwara)的凯兰(Keran)地区与印度特种部队交火,造成五名印度士兵死亡。 同年5月,TRF在索波雷(Sopore)伏击印度安全部队,杀死一名上校、一名少校和一名特种行动小组(SOG)督察。 这些行动显示了该组织的军事能力和对印度安全部队的直接挑战。

古尔作为该组织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战略规划和人员招募。他利用在线平台招募年轻人,传播激进思想,并协调跨境武器和毒品走私。据2022年印度官方数据,在查谟和克什米尔被击毙的172名武装分子中,有108人与该组织有关联,显示出该组织在当地的活跃程度。

(四)

个人特质与领导风格

古尔的领导风格融合了战略眼光、宣传技巧和冷酷无情。他不仅擅长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招募和宣传,还能通过地下网络协调复杂的袭击行动。他在“抵抗阵线”组织内部建立了严密的组织结构,与“虔诚军”及其他激进团体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了资金和武器的稳定供应。

与此同时,古尔的个人生活鲜为人知。作为一名潜逃的武装分子,他长期处于隐匿状态,据信可能藏匿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的阿富汗一侧。他的家庭信息也受到严格保护,但有分析认为,他的家人可能仍在克什米尔,这成为印度安全部门试图追踪他的潜在线索。

古尔的公众形象在克什米尔地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被部分激进分子视为“抵抗英雄”,代表了对印度统治的不满;另一方面,他在主流社会中被视为恐怖分子,其行动对克什米尔的和平与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本文转载自“南洋风云录”微信公众号2025年4月24日文章,原标题为《印度4/22恐袭案幕后组织及领导人相关情况》

本期编辑:宋可馨

本期审核: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编译 | 关税乱战印还想产业升级?“印度制造”能否抵御特朗普冲击?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