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的火药桶”克什米尔又出事了。
是的,你猜对了,凶手还是某教徒。
当地时间22日下午14点50分左右,五名武装分子手持AK-47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附近的拜萨兰山谷(印度开辟为旅游胜地,号称“小瑞士”)枪杀男性游客,26人死亡,其中24名印度人,这是该地区自 2000 年以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印度总理莫迪匆匆结束沙特的行程,回国。
上张图:
这是印度政府公布的死伤者名单,老朱圈起来的两个名字,前者是印度的海军军官,后者是印度情报局中央情报助理,俩人的职级都不算高,如此,“定点清除”的概率不大,最多是蓄谋已久的想干这事,偶然知道这俩货来此旅游了,就势爆了,亦或许是,恐怖分子根本不知道这俩货是谁,就是单纯的想杀人。
据一名来自印度西部的叫做阿萨瓦里的幸存者讲,枪击事件发生时,她和家人与其他游客一起躲在附近的一个帐篷里,武装分子到达他们的帐篷时,要求她的父亲桑托什·贾格代尔出来背诵一段伊斯兰教经文。
“他没照做,他们就朝他连开了三枪,一枪打在头上,一枪打在耳后,还有一枪打在后背,”她说。“我叔叔就在我旁边。恐怖分子朝他开了四五枪。”
德巴西什是一名印度教徒,在阿萨姆大学任教,在该邦一个穆斯林社区长大。他说自己熟悉伊斯兰教经文。武装分子命令他和周围的人跪下,当其他人开始吟诵经文时,他也跟着跪下。
“我知道这些话,在那一刻,这或许是拯救我们生命的唯一方法。那些失败的人,都被杀了,”枪手离开后,他们纷纷逃离,并在森林里跋涉了两个小时才得以生存。
一名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袭击者身穿传统长衫和宽松长裤,其中一人佩戴了随身摄像头。袭击者在三个地点开火。
放过了妇孺,只杀男人,这样的操作手法虽然不太清真,但确实是某教徒所为,印度安全机构称,克什米尔抵抗组织(又称抵抗阵线)是虔诚军和真主圣战者组织等巴基斯坦激进组织的前线组织制造了这起恐怖袭击案。
第一时间,巴基斯坦外交部对遇难者亲属表示哀悼,并否认与此事有关。
可是,印度政府却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政府,指责行凶的组织多年来一直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这一点是否是泼脏水两说着,但站在客观的角度讲,即使是巴基斯坦政府在背后支持了这一组织,也不能完全怪巴基斯坦,印度才是问题的根源。
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两国爆发过三次战争和一次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 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 年)、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 年)以及卡吉尔冲突(1999 年)。其中,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印巴两国的冲突矛点,双方因为边界问题爆发过多次冲突。
这是此次爆发枪击事件的帕哈尔加姆地区,远处是喜马拉雅山,此地到处绿草如荫,风景秀丽,河流湍急,是旅游旅游避暑的好去处,2024年超过350万游客来此度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此,今年1月莫迪还开通了一条连接克什米尔主要冰雪胜地和其他旅游景点的隧道。
这里原本居住的大部分是伊斯兰教徒,当年印度占领这一地区时,也曾承诺这里的伊斯兰教徒可以保持高度自治,可是,到了2019年,腰板渐挺的印度政府开始拉出去的屎往回座,加大了对这一区的管理,莫迪上台后直接剥夺了这一地区的部分自治权,然后大量往这里转移印度教徒,当地人不喜欢自己的家园被游客与移民占据,称他们是来自印度教地区的文化入侵。
昨天,一个鲜为人知的武装组织“克什米尔抵抗组织”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该组织称,超过8.5万名“外来者”以游客身份抵达该地区定居,并誓言对这些定居者采取暴力行动。
至此,看上去只是一场当地人为争取生存空间抄枪而起的偶发事件,可是,要说是印度的“自导自演”也不是说不过去。
看看印度政府对此事的反应:
根据印度外交部发表的公告,印度已暂停执行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水资源条约》,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关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重要边境口岸;禁止巴基斯坦公民入境印度;驱逐驻新德里巴基斯坦高级专员署的所有军事顾问;减少高级专员署工作人员人数。
要知道,根据《印度河水条约》,巴基斯坦将获得该条河 80% 的水资源,此前巴基斯坦曾表示,废除《印度河水条约》可被视为战争行为,目前巴基斯坦军队处于全面戒备状态,以击退印度的任何行动。 昨天的《印度时报》称,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可能爆发新战争——两国都拥有核武器。
这可不是《印度时报》煽风点火,而是印度政府在事件发生后,不止暂停了《印度河水条约》,竟然还宣布了“准备对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地点实施报复性打击”,而这明显是实际上的入侵巴基斯坦。
一起普通的恐怖袭击案,谁的责任谁负好了,印度干嘛要如此大张旗鼓的将矛头对准巴基斯坦呢?如此过激的行为,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有人在背后搞鬼。
上张图:
站在“阴谋论”的角度,印度政府的反应明显过激,给人的感觉,老仙想借此事件搞事,原因可参照“阿克萨洪水”事件爆发后的以色列——借机搞“种族清洗”,把这一旅游胜地原住民的伊斯兰教徒赶走,将这一资源据为已有。
放大这一“阴谋论”:不管是先前预谋还是偶发事件,一旦巴以起冲突,美国都会力挺印度。
美国一直想在我国周边搞事,眼下日韩开始积极与咱洽谈建立中日韩自贸区,菲律宾孤掌难鸣一再后退,而印巴冲突于美国而言往小里说是个“吃瓜的好机会”,往大里说,一旦印巴打起来,必会影响到中印关系,同时,巴基斯坦在沙特有两万驻军,而这两万军队是沙特敢对美国说不、在石油问题上与俄罗斯高度同步的底气。
这一事件是偶发还是有人在做局,我们不得而知,但印巴关系的突然紧张于我们而言不是啥好事是事实,好在莫迪头脑还算清醒,于老仙而言,最好的结果便是掌握好度,既可以以反恐之名驱逐当地的伊斯兰教徒,又不会因此与巴基斯坦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导致中国的卷入让自己陷入被动,可是,这个火候太难拿捏了,战争这东西,开打容易结束难,眼下没人搭理却一再让步认怂的特朗普不就是个例子么?从极为强硬的向全球抡关税大棒,到不停的向中国抛媚眼释放降低关税的善意,前后不过短短的半月时间。
此次克什米尔的袭击事件,有一个人莫名的躺枪了——万斯,这货与教皇方济各见面几个小时后老头挂了,这货到达印度的第二天恐怖袭击死二十多口子,建议大兄弟还是回美国找索罗斯去吧,目前天底下最该死的就是那老东西了。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