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五一假期去哪?
来第二届佛山市青年艺术周(顺德站)
沉浸式体验一场艺术之旅
由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主办的佛山市第二届青年艺术周将于4月30日至5月4日举行。其中,顺德站活动将以大墩村为中心,并延伸到佛山公园、佛山文化馆、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等佛山新城场馆区域。
其间,大墩村的特色旧建筑和户外空间将化身为艺术的殿堂,整个村落变身为巨大的艺术盲盒。
三岛美术馆、禅漆工作室、个空间等超10个艺术大师工作室将对外开放,还有陶艺、鱼灯、钻石玫瑰、光影交互等各类主题展览和艺术装置将集中呈现,让游客在传统工艺与当代美学对话的沉浸式场域中见证文化的创造性价值。
现在
就跟着小编
一起来先睹为快吧
艺术大师工作室
佘海晴
01
佘海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珠宝设计专业。她擅长将显赫之物与被遗忘之物进行诗意性的重构,持续探讨人与自然、时间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品在秩序与混沌的张力间,展现出兼具在地性思考与前瞻性思维的复杂美学。
《钻石玫瑰》
以人工璀璨介入自然,闪耀着工业光泽的"花朵"被安置在村落,与真实植物形成微妙对话。
高漪山
02
高漪山,广东省醒狮文化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新兴青年艺术家,专注于中国民间文化的当代诠释。作品既保留民间艺术的鲜活气息,又赋予其强烈的个人表达,让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重获新生。
《山不在高》
以醒狮为媒介,将「山不在高」的隐逸哲思转化为可感知的诗意——既延续醒狮文化中昂扬的生命力,又以去符号化的设计语言重构。
伍鹭(吴智海)
03
青年艺术家。曾师从竹艺、藤椅老师傅,学习风筝、鱼灯、藤编等传统工艺内容。擅长用互动共创的方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相结合,让本地传统文化内容,在城市社群的互动创作中产生新的回响。
《金鱼记忆》
以重构的金鱼探讨人工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传统建筑中激活新的文化记忆,通过材料实验将金鱼转化为承载集体情感的当代艺术符号。
占姆波
04
“橙色是热烈的,也可以是冷静的,是我画面的主调;我想要记录所有骤起的兴奋,和我世界里的秩序。大部分的灵感都来自生活,妈咪的植物计划、友人的谈话、所有可爱的偶遇,我希望可以画到101.25岁。”
《是...》
艺术装置融入村民盆栽景观,以人工创作呼应自然美学。作品与环境共生,将日常绿意升华为在地艺术。
凤松松
05
凤松松,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自由创作者,专注于插画、绘本与版画创作。善于捕捉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息,在平实喧闹的日常场景中提炼出温暖而富有诗意的人间叙事。
《双猫望舟》
通过双猫造型诠释传统与创新的共生,让龙舟文化突破节庆符号的局限,将非遗传承转化为常驻水岸的文化景观。
何振楠
06
何振楠,活跃于文化推广领域的新锐平面设计师,擅长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诠释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实践涵盖城市节庆、文旅开发及非遗创新等方面,以青年视角连接传统与现代。
《激》
通过龙舟连接乡村记忆与都市新貌,以光影对话传统与现代。流动的视觉呈现变迁,引发文化传承的思考。
鱼壶转设计工作室
07
鱼壶转设计工作室,专注非遗文化的当代诠释,致力于通过设计思维重构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以"非遗+都市美育"为方法论,建立起传统文化与都市生活的对话关系,探索非遗技艺可持续传承的创新路径。
《宝宝,人生是一座春和景明的岛屿》
以龙舟为载体,通过当代艺术手法重构传统文化符号,创造出融合东方美学的诗意空间。
PAC
08
PAC是2024年成立的公共艺术专业机构,隶属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致力于推动公共艺术的大众化进程,通过打造触手可及的艺术作品,为社会提供文化滋养与精神动力,构建艺术与公众的对话桥梁。
《房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
在空置老宅中重现生活痕迹,连接过去与现在。以艺术重构记忆,唤起对消逝日常的思考。
HEYCOOL
(雯琪 尔珊 昊铭)
09
HEYCOOL是一支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团队,专注于二维、三维动画及3D mapping创作。作品以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对话为主,通过动态视觉实验,在数字媒体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找平衡点。
《“双双”——沉浸式互动体验光影空间》
将“传统建筑的静态美”与“数字投影的动态叙事”结合,探索不同事物间的共生关系。
伍鲸道艺术
10
由三位艺术家创办,专注儿童绘画教育。以创新方式激发创造力,打造特色美育平台。
《非人类主义》
主要来源于对平等与爱的思考,通过创作的形式,表达人类对于动物之间的羁绊,更是对人性的反思。
启探文旅x启悦自然
11
启探文旅x启悦自然是泛文旅业态的创新实践者,通过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与健康生活的跨界融合,将生态知识转化为艺术装置与情景体验,在互动中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滴水幻境》
以水为媒介,在光影幻境中唤醒城乡记忆,让流动的诗意重新连接传统与现代。
“创未来·乡见顺德”
青年大学生实践团队
12
由"创未来·乡见顺德"青年乡村计划中孕育的艺术团队,通过在地田野调研与社会化设计实践,将当代创意与顺德本土议题相融合。创作涵盖空间改造、视觉传达、社区艺术等多元形式,在保留乡村肌理的同时注入创新活力,构建起青年视角下的乡村振兴。
《创未来·乡见顺德》
以艺术为媒介,构建起青年与乡村对话的桥梁,通过青年创意活化乡村空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探索乡村发展的新可能,让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乡见"中自然生长。
陈韫瑜(淽瑜)
13
陈淽瑜,创新中式花艺的代表性创作者,曾为杨幂杂志拍摄打造新中式插花。作品突破传统技法框架,通过时尚媒体将东方美学推向大众视野,在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中开辟花艺新境。
《共生》
装置将工业材料重组,模拟有机生命形态,以冷峻线条回应着自然界的流动呼吸。
钟 戈
14
钟戈是广美国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文化部藏品普查专家。他长期活跃艺术领域,创作融汇传统与当代,致力推动青年艺术发展。
个空间(预约)
由旧民房改造的艺术空间,以茶器为媒融合书画创作与茶道美学,在当代都市中重构了传统人文雅集的生活意境。活动期间将开放《饮士风流》展览,以柴烧器、井户茶碗、砂銚、凉炉等器物为载体,溯源东方茶事美学。
张春华
15
张春华,专注于大漆艺术的工艺师,擅长将传统漆艺与茶道文化相融合。其作品以自然材料为基底,创新应用大漆技法于茶器与家具创作。
禅漆工作室(预约)
这个工作室借助大漆家具表达室内空间自然质朴又厚重内敛的独特质感,既会在此展现大漆技艺的创作场景,也为大家提供一个茶艺文化体验的场地。
罗木传
16
罗木传,素玺手工服饰展厅主理人,专注于传统书画与文创设计的当代转化,通过木雕、茶艺等多元载体,将古典美学融入现代生活,打造具备创作、展示与文化交流的复合型艺术平台。
素玺手工服饰展厅(预约)
一个集艺术创作、书画展示、文化交流、影视制作、品牌推广、装饰应用及休闲茶空间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工作室,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进行多元创新应用,让广大艺术爱好者可以在此交流。
傅旭生
17
傅旭生,三岛美术馆文化策划人,专注艺术与青年生活的融合,以艺术疗愈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当代艺术突破传统边界。
三岛美术馆
以"破败美学"闻名的村级艺术空间,通过原始环境与先锋作品的强烈碰撞,重构当代艺术展示范式。其极简而颠覆性的展陈理念,为青年艺术家提供自由实验场,在审美对抗中激活艺术新可能。
张梓妃
18
张梓妃,梓妃陶艺工作室主理人,专注于手捏柴烧器物创作。其作品融合日式极简与诧寂美学,不断将陶艺的温度与自然肌理传递给生活美学爱好者。
梓妃陶艺工作室
工作室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成品,这里能感受柴烧器物从泥土到成品的温度与匠心,体验手作艺术赋予生活的仪式感。
郭翠芬
19
来自南风艺术部落,一个佛山本土艺术家群体,由中国美协会员等30余位艺术工作者组成。五年来80余件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长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沙龙,为市民提供公益的文化艺术普及活动。
南风艺术部落展厅&南风艺术部落漆画室(预约)
以开放姿态消弭艺术与日常的界限,让每位到访者都能在展览、茶叙与即兴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共鸣。
梁冬宴
20
梁冬宴,宴陶艺与素玺手工服饰主理人,致力于自然美学的生活化呈现。她以陶艺为媒介,融合茶道与服饰设计,打造沉浸式的美学体验空间,传递质朴和谐的生活理念。
宴陶艺展厅&素玺手工服饰展厅(预约)
集原创服装、陶艺与茶道于一体的艺术空间,提供手作陶艺体验和设计品鉴。这里以粉引月亮罐等特色器物,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文化体验。
蔡祝源/郭启鹏
21
蔡祝源与郭启鹏是注重情感表达的建筑设计师,他们通过精准的空间规划与细腻的观察,赋予建筑以灵魂,创造出有序而不失温度的设计语言。
设计师生活体验馆
这个建筑设计工作室以情感化的空间设计语言,将严谨的创作思维与灵动的艺术感悟融为一体,让访客在有序而不失温度的环境中体验设计赋予建筑的生命力。
伍石湾陶艺学会
22
石湾陶艺学会成立于2009年,是全国性陶艺学术团体。汇聚陶艺家与研究者,推动石湾陶文化发展,促进国内外陶艺交流,拓展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
《泥的17次方》
以实验性陶艺解构传统石湾陶塑,用"泥巴方程式"在黄皮小院演绎从传统到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俊雅轩文化
23
主理人作为景德镇陶瓷世家第四代传人,深耕瓷茶文化融合。其以百年制瓷技艺为基,打造当代人文美学生活空间,重塑东方美学的日常表达。
《瓷韵茶香·传世之美——景德镇瓷茶艺术展》
以佛山·大墩青年艺术节为契机,以景德镇瓷和佛山陶的对话,让年轻人了解中国厚重陶瓷历史和美学生活化常态化。
亚洲国际摄影周组委会
24
亚洲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与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世界联合影像艺术中心、亚洲联合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大墩摄影协会承办,广东文化参考报协办。
《亚洲国际摄影周大墩摄影展》
展览将公开面向全球摄影师、视觉艺术家、设计师及影像创作者征集的优秀作品,通过影像艺术记录城乡变迁,探索视觉文化的边界。
传统与当代的交融
艺术从来就不是遥远的仰望,而是一场可以亲身参与的对话。这个“五一”,让我们暂别日常的喧嚣,走进大墩村的巷弄与院落,在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中,看见传统与当代的交融,触摸城市与乡村的脉动。
来源:顺德融媒
统筹:顺德融媒记者赖珊桦
文字:顺德融媒记者余娜
摄影: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主办方
编辑:吕惠婷
二审:谢意
三审:黄澄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