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时间概念不太清楚,比如空腹血糖为何要禁食8小时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完饭放下碗筷开始算起还是说从吃第一口食物开始算起?这两个数值哪个更重要呢?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



1

空腹血糖禁食8小时以上的原因是: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

1、排除食物影响:禁食8小时可以确保身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排除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从而准确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

2、评估药物效果:可以评估前一天晚上使用的降糖药物是否能有效控制整个夜间直至次日早晨的血糖水平。



2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



3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很重要





空腹血糖的重要性



1、反映基础血糖水平:能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也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之一。

2、评估并发症风险:空腹血糖的升高通常预示血糖控制不稳定,长期的高空腹血糖可能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

3、判断药物疗效: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也是评估降糖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1、直接反映进食后血糖波动:能直接反映一个人在进食后的血糖升高情况,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水平的重要指标。

2、预防并发症:餐后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呈正相关,长期的高餐后血糖状态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餐后血糖的控制对于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饮食和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依赖于饮食和药物治疗,餐后血糖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确定合适的饮食控制和药物使用方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

4、与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餐后血糖的升高常见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延迟分泌等情况,与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总结: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各自反映了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二者相互补充,才能全面了解血糖的整体情况。例如,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检测空腹血糖就会漏诊;反之,有些患者空腹血糖很高,餐后血糖控制较好,也需要通过检测空腹血糖来了解基础血糖水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