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
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共14片
其中
莆田市仙游县鱼牙顶历史文化街区入选
一起来看——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
闽政文〔2025〕11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切实保护好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城市传统风貌,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要求,经研究,认定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4片,现予以公布:
一、福州市长乐区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
二、福州市罗源县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
三、厦门市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四、泉州市洛江区桥南古街历史文化街区
五、泉州市鲤城区王宫华侨历史文化街区
六、泉州市德化县红旗坊历史文化街区
七、三明市永安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
八、三明市明溪县三元巷历史文化街区
九、莆田市仙游县鱼牙顶历史文化街区
十、南平市建瓯市序五里历史文化街区
十一、南平市建瓯市石马街历史文化街区
十二、龙岩市新罗区中央苏区金融街历史文化街区
十三、龙岩市武平县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
十四、龙岩市漳平市西门头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本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论述以及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保护规划编制,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鱼牙顶历史文化街区地处仙游县城西侧,核心区域汇聚古街、节孝坊、传统商铺等历史建筑群。追溯往昔,这里曾是明清时期闽南商贾往来要道,至今完好保留“一街六巷”传统街巷格局,柴栏厝民居、中西合璧式建筑等多元风格建筑林立。街区内的“木兰节孝坊”尤为瞩目,其始建于清乾隆年间,2018年被列为仙游县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单位,精湛石雕工艺与背后故事,成为街区文化象征。和平路(旧称“鱼和顶老街”)上,打铁铺、煎包铺、农具铺等老字号商铺依旧营业,延续着传统手工艺与市井烟火气。
仙游县城始建于唐代,西门街市相传始于南宋。宋代时,此地丘陵环绕,“五狮落栏”的传说为其增添神秘色彩。相传朱熹讲学期间预言此地建街将繁荣昌盛,后这里果然商贾云集。鱼牙顶作为西门街市西南一角,自宋代起便成为仙游商贸中心,辐射周边,是闽中重要商贸集散地。街区格局完整,历史环境要素丰富,保留社稷坛(天地坛)、木兰林敬斋墓等众多珍贵文物,两侧建筑留存民国风貌,承载着仙游居民的乡愁记忆 。此次鱼牙顶历史文化街区入选,是福建省对仙游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认可,未来,这片千年古街将在政策与创新驱动下,焕发全新生机,展现闽中文化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福建、仙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