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7
新的一天~努力~♪
———你的小编
1
单选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____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____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A.研究 有益、安全
B.应用 有益、安全
C.研究 有益、安全、公平
D.应用 有益、安全、公平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2
多选题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着力____”——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首次提出“四稳”。
A.稳增长
B.稳就业
C.稳企业
D.稳市场
E.稳预期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CDE
解析: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首次提出“四稳”,充分彰显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全面科学把握,释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强烈信号,为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指明方向、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再次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面对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我们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的有力举措。(摘自2025年4月25日新华时评《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着力抓好“四稳”》)
3
多选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测验题】新时代新征程,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____,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A.思想观念
B.精神面貌
C.文明风尚
D.行为规范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
新时代新征程,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摘自《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4
多选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测验题】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
A.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B.尽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C.马克思主义结束了真理
D.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但可以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
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思想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尽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
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摘自《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5
单选题
2025年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____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全球最大“人造太阳”____使用的就是3台这种规模的氦制冷机。
A.千瓦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B.万瓦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C.千瓦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D.万瓦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
2025年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加速器、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关键核心装备。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使用的就是3台这种规模的氦制冷机。
[注:位于法国南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该计划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实施。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6
单选题
2025年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新发现的遗址、墓葬、碑刻等文物遗存,实证了蜀道从____区域通道到____国家道路的发展历程。
A.先秦时期 秦汉以后
B.秦汉时期 魏晋以后
C.魏晋时期 隋唐以后
D.唐宋时期 明清以后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解析:
2025年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干线的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考古成果——现阶段共调查蜀道里程2073千米,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新发现的遗址、墓葬、碑刻等文物遗存,实证了蜀道从先秦时期区域通道到秦汉以后国家道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蜀道作为古代国家西南交通大动脉的开创性和连续性。
新发现的形制多样的碥道、栈道、桥梁等道路遗存,又显示出蜀道建设者们因地制宜、巧夺天工的智慧与创造。
此外,蜀道沿线新发现多处建置城市遗址及相关遗存。蜀道以国家道路串联区域城市,以关隘、驿铺保障道路正常通行,充分体现了蜀道作为“国道”在秦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中的现实价值,实证了蜀道在统一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贴心小链接 ↓
主编:苏蕾
编辑:李紫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