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5日讯(记者 张可)4月26日,由中国对外演出有限公司、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主办的“遇见古埃及:永恒的木乃伊之谜”文物展在遇见博物馆·南京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英国阿伯丁大学博物馆与特别收藏部的123件(组)古埃及珍贵文物,包括珍贵的木乃伊及其棺椁。

展览分为“木乃伊与永生”“美丽与守护”“神与人”“祭品与仪式”四大单元,展品包括3具木乃伊棺椁(含2具木乃伊)、5具动物木乃伊、8件木乃伊裹布以及大量贵族珠宝、神像雕塑、浮雕壁画、卡诺匹斯罐、化妆用具等珍贵文物。这些展品时代横跨4300年、32个王朝,从最早期的尼罗河源起到后期埃及发展,几乎串联起了古埃及的历史脉络,向观众全面展现古埃及文明的神秘历史与永恒生命观。



英国阿伯丁大学博物馆和特别收藏部主任尼尔·柯蒂斯表示,此次展出的棺椁里的木乃伊、古埃及墓穴中的石灰岩雕刻石碑等文物,不仅展现了古埃及人对于死亡的理解,也从侧面再现了古埃及不同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此次展出了一个古罗马时期小女孩的木乃伊与棺椁,从棺椁的大小推断,女孩应该只有三、四岁。柯蒂斯介绍,棺椁通体彩绘,并绘有精美镀金装饰,这显示她的亲人付出了很多心血,打造漂亮的棺椁来永久保存她的身体。这反映了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即生前没有活到最好的年纪,但逝后可以抵达那里。通过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古埃及人的思想。展览还展出了托勒密时期的塞萨贝鲁女士的木乃伊与棺椁,她拥有“房屋女主人”的头衔,这意味着她拥有管理自己的家庭与财产的权力。



除木乃伊真身,本次展览还围绕4大主题,展出了各类丰富的古埃及展品,全方位还原古埃及人的真实世界。既有木乃伊的棺椁、面具、盖板、裹尸布、沙伯提俑等随葬品,也有猫、鹰、鳄鱼、鹮等陪伴墓主的动物木乃伊,还有亡灵书、荷鲁斯之眼、圣甲虫等充满神话意味的展览内容,串联起了古埃及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外,展览现场开设“莎草纸研学”活动。观众可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莎草纸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步骤等,并绘制一张专属的莎草纸画,体验这一传承千年的古法技艺。

校对 朱亚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