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教育机构员工猝死的新闻引发关注。4月25日,该教育机构发文证实,其武汉公司员工李某某23日突发意外不幸离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年轻人通常充满活力、精力旺盛,身体机能处于巅峰状态,似乎与“猝死”这种悲剧相距甚远。

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猝死事件进入大家视野,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年轻人的健康状况,关注那些隐藏在年轻外表下的健康隐患。


健康时报资料图 曹子豪摄

年轻人猝死常见的6个诱因

2023年,北京安贞医院研究人员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年人群猝死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其中常见的原因有:

1. 过度劳累
2. 精神刺激
3. 饱餐
4. 饮酒
5. 大量吸烟
6. 寒冷

其中,长期慢性疲劳以及精神紧张处于应激状态,是无明确既往病史青年人猝死的重要诱因。①



1. 猝死重要诱因:劳累

2020年《中国急救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等。②

在对5516例猝死的研究中发现,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其中最常表现为突发、休息睡眠中,还有呕吐、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头晕、胸痛、腹痛、抽搐、头痛、心悸、咳嗽、意识障碍等。②

2. 猝死高发年龄:30-63岁

研究还发现,30-63岁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教授陈海旭曾在科普中国刊文介绍,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发生心梗时更容易猝死。

年轻人由于心脏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很多人因急性心梗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就相当于心脏骤停,瞬间失去意识导致猝死。③

3. 猝死高发时刻:深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继鸿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对人体来说,白天交感神经“上白班”,晚上迷走神经“上夜班”,而凌晨是两种神经“交接班”的时候,此时迷走神经经过一晚上夜班尽显疲惫,而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异位节律等,从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④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防猝死做好这几点!

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年轻人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根据研究和专家们的建议,这里整理出一份“防猝死秘籍”,供大家参考。

1. 别再熬夜

有些人白天干不完工作,夜里接着干。但熬夜的伤害往往是潜移默化、逐渐积累的,已经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剧发生,足以引起重视了!

2. 别吃太饱

过度饱食很伤“心”!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姜醒华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加重心脏负担。⑤


健康时报资料图

3. 戒掉烟酒

很多人一边吃着降压药、降糖药,一边参加各种酒局、烟雾缭绕。实际上,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比如远离烟酒。

4. 别太劳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防癌不要过度劳累。很多癌症患者都曾经特别劳累、工作压力很大,睡眠不好、熬夜,还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重度抽烟。⑥

5. 别再久坐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一动不动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的健康问题,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个主要潜在原因。远离久坐方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⑦

6. 遇事冷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永健曾在好大夫平台发文介绍,很多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剧烈的情绪变动。比如暴跳如雷会造成血压变化,也导致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快速增加,而引起心脏病发。⑧

7. 减少抑郁

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是引发猝死的一种诱因。尤其是抑郁,它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⑨

8. 运动适量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金花曾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运动要量力而行,很多平时不参加锻炼的人,在长时间跑步之后,体内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就会容易发生心脏骤停,引起生命危险。

在运动中,如果突然出现胸闷、心跳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则不能再强行运动,要慢慢地放慢运动的步伐,继续往前慢走几分钟,缓冲一下再坐下休息。⑩

年轻人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在忙碌中寻找平衡,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微小信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别再让悲剧重演!

本文综合自:

①邢浩然,左惠娟,高海.猝死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2023,38:891-894.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8.011.

②赵智梅,陈晓松,杨仪君,杜鹏举,周攀豪.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2): 158-163.

③2021-01-03科普中国《太突然!一知名女星去世,年仅25岁!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大意》

④2013-05-16健康时报《我国心脏性猝死全球第一》

⑤2019-08-20健康时报《饭吃八分饱 心脏会更好》

⑥2018-03-06健康时报《防肺癌,别太累》

⑦2018-05-25健康时报《“宅”就等于致癌!》

⑧2015-01-27好大夫在线《暴躁小心高血压 抑郁注意防心梗》

⑨2013-03-04健康时报《心脏猝死也有交通灯》

⑩2020-11-26人民日报健康号“清远市人民医院”《预防心脏骤停 掌握运动“剂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