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留下的美,具有全人类共识。”4月25日,文化名家余秋雨走上浦东美术馆二楼报告厅的舞台,开启他的回忆。

这是浦东美术馆年度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的开幕式现场。报告厅内“星”光熠熠,诸多名家济济一堂,他们都为同一个“他”——陈逸飞而来。舞台大屏幕上,陈逸飞的数幅名作经由3D技术的加持,画中人纷纷“复活”,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当天下午,浦东美术馆“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入口处,观众排起了长龙。作为陈逸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完整的个人回顾展,“时代逸飞”以陈逸飞诞辰80周年纪念为契机,全方位地呈现了陈逸飞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了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展览持续至10月12日。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陈逸飞的多维艺术人生

“他不仅是上海的儿子,也是中国的儿子,更应该是世界的儿子。”“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总策展人冯远告诉记者,“今年是陈逸飞逝世20周年,也是他的80岁诞辰。我们从各个机构处征集而来80幅代表作,规模远超之前任何一次回顾展。”

展览分为四个板块:“成长岁月”、“心灵之桥”、“海上风华”和“大视觉时代”,共汇集了逾150件展品,囊括绘画、雕塑、影像、出版物、手稿等多种媒介。展览涵盖了约80件陈逸飞各阶段不同系列的代表性油画,同时展示了他在“大美术,大视觉”理念下所进行的多元艺术实践,全景式地呈现了这位艺术巨匠如何在时代变革中推动了绘画、影视、时尚设计与传媒、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与融合。

浦东美术馆三层镜厅内,特别呈现陈逸飞职业生涯内唯一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展厅内循环播映《人约黄昏》《理发师》等四部由陈逸飞执导的电影精剪。

从现实主义的恢宏叙事,到东西文化的深度交融,从海派风华的时代映照,再到视觉艺术的跨界突破,展览印证了陈逸飞持续一生的探索创新。正如本次展览标题所示,陈逸飞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



展览现场

曾任《解放日报》“黄河”系列油画创作组组长

陈逸飞的绘画创作深深烙印着时代的印记。他成长于上海,15岁时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接受了写实主义的专业训练。美专时期的陈逸飞认真刻苦,成绩优异。1965年毕业后,他成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专业画家,并于1970年担任油画组负责人。整个七十年代,他用充满激情与力量的画笔,创作了一系列主题性绘画,再现了时代洪流中的英雄群像。

展览现场,《黄河颂》大气恢宏。1972年,《解放日报》为创作“黄河”系列油画而成立创作组。就任于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陈逸飞被任为组长。创作组按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四个乐章分头行动,陈逸飞负责第二乐章《黄河颂》。创作组两次深入山东、陕西、河南省黄河流域,收集素材,历时两个多月。陈逸飞创作大量速写,确定画中人物形象。画面中一位红军战士挺拔地站在黄河旁的山崖上,眺望远方。瀑布激流与战士澎湃的内心呼应,枪头上的小红布如盛开的红花,群雁飞翔增添画面动感与历史感。陈逸飞运用电影构图,以巨幅宽银幕样式赋予画面浪漫主义与英雄气质。作品在1977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上首次展出便引起轰动,堪称陈逸飞历史主题创作的巅峰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是目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重要内容,而该内容所在的课本第二单元的配图,正是陈逸飞所创作的这幅同名作品。


陈逸飞1972年,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在《黄河颂》一侧,《开路先锋》以昂扬之姿刻画新时代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传递出顶天立地的壮阔感与生命激情。《占领总统府》以纪念碑般的构图定格历史性时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的主题性艺术作品之一,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本次展览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特别提供了《占领总统府》复刻作品。这也是《占领总统府》史上首次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外借展出,作为展览中唯一一件复刻品,意义非凡。这些红色主题的经典之作体现出陈逸飞独特的艺术风格,兼具宏大叙事的创作角度与浪漫主义的特点,从民族精神的挖掘到时代精神的体现都有所创新和开拓。


1972年 陈逸飞 魏景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陈逸飞 魏景山1977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79年,陈逸飞创作了杰作《踱步》。他以史诗般的画面重构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重要瞬间,通过创造性地折叠线性时间,实现了技法与思想的双重突破。《踱步》的诞生,标志着陈逸飞对自我的超越和其历史观的成熟。这幅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融汇东西的视觉诗篇

1980年,陈逸飞赴美留学。他进入纽约亨特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并通过勤工俭学游历各大博物馆,研究学习西方大师名作。八十年代,陈逸飞以“水乡”系列和“音乐家”系列赢得了世界艺术舞台的认可。


水乡系列

“水乡”系列的诞生始于陈逸飞对江苏古镇周庄的一次实地采风。1983年,他以水乡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在美国哈默画廊个展中大获成功,凭借独特的东方之美,成为首位在西方主流艺术市场引发关注与收藏热潮的中国当代画家。“水乡”主题创作后来也贯穿了陈逸飞整个职业生涯,体现出他对江南文化的眷恋。



音乐家系列

“音乐家”系列则从宏大叙事转向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凝视。开幕式导览现场,“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执行策展人、陈逸飞之子陈天介绍,《长笛手》等作品以大面积的深色为背景,人物形象高贵而优雅,在简约中展现深邃。“陈逸飞从摄影中获得启发,大胆地革新了对边缘线与面部轮廓的处理方式。他对光影的运用精湛,在古典的基础上兼具了当代艺术流派照相写实主义的特点。”

独特视角追忆海派文化

九十年代,陈逸飞顺应改革开放的浪潮回到上海。“仕女”系列和“西藏”系列等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以及延续至归国后的“水乡”系列创作,在技法、题材与媒介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同时在艺术市场上占据了开创性地位。他所创造的“海上风华”,是在拥抱时代潮流后绽放出的耀眼光芒。

“仕女”系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追忆并想象海派文化。创作于1991年的音乐主题人物群像《夜宴》拉开了该系列创作高峰时期的序幕。这幅作品的艺术构思和画面布局与中国古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五位吹笛女子的场景遥相呼应,展现了陈逸飞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理解。同年,《浔阳遗韵》以超过百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油画作品的拍卖纪录,这也是中国当代油画首次进入国际拍卖市场。



“仕女”系列

受电影艺术实践的影响,这一阶段的陈逸飞转向更具叙事性和写意性的风格,绘画作品普遍富有意境与层次感。两年后完成的《玉堂春暖》,是他以民国时期老上海为背景构思的一幅时代画卷。这件作品在美学和技法上近乎完美,成为这一时期的又一巅峰之作。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大热影视作品《繁花》使陈逸飞再度走入大众的视野。该剧设定于2 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恰好与陈逸飞发展海派绘画的时期相重合。剧中,艺术家笔下的《玉堂春暖》和《仕女与鸟笼》作为背景亮相于至真园内。本次展览,观众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两幅作品的真迹。

而就在陈逸飞将精致唯美的风格演绎至极致时,他又一次实现了自我突破。九十年代,陈逸飞被西藏独特的风俗民情深深吸引,曾多次采风,描绘当地壮阔的自然与人文景象。以《山地风》《西藏家庭》《绿绿的草原》等作品为代表的“西藏”系列油画由此诞生。该系列中,陈逸飞有意识地摒弃过于精致和平滑的笔触,追求更质朴的视觉与精神表达。

独具创意的开幕式拉开大展帷幕

“我是一个视觉艺术工作者。”陈逸飞曾如此定义自己。

陈逸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更是中国当代最早的“大美术”概念的引入者和倡导者,在“视觉艺术”创作践行中取得了卓著成就。他在影视、时尚、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都积极探索、奋勇实践,推动了美术与多领域的融合。九十年代期间,他创立的“Layefe”品牌首次将“时装”的概念带进中国;他创办的《青年视觉Vision》杂志培养出一批青年创意人才;他涉足影坛,先后执导拍摄了《海上旧梦》、《人约黄昏》、《逃往上海》、《理发师》等四部电影,其中《人约黄昏》还曾入围1995年第四十八届戛纳电影节特别推荐单元;他为上海城市更新和浦东的开发开放参与创作了大量有鲜明时代性的环境艺术作品,以及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和装置。从泰康路艺术街区的规划,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前期策划,他以超前的视野推动了“视觉艺术”的社会化进程。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致敬陈逸飞对时代所作的“视觉”贡献,本次大展以一台创意独具的开幕式拉开帷幕。

浦东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开场以一个2分钟的超宽视听呈现。第一个主体就是来自陈逸飞《黄河颂》中的鸿雁。开幕式总导演滕俊杰告诉记者:“以一只不知疲倦的凌空鸿雁为象征,用现代三维科技,让其在270度的超宽大视觉空间飞翔,巧妙地寓意雁飞一一逸飞,象征着陈逸飞有着目标坚定、穿云破雾、能力超群、团队严谨、重亲念乡等鸿雁的品质。”

开幕式大屏幕上,陈逸飞的数幅名作中的人物经由3D技术纷纷“复活”。“在3D沉浸式版块展示中,尝试开启一次后工业、多媒体时代美术展览开幕式新的视听再造,探索了艺术家创作的思绪和过程轨迹,透射了油画创作层层笔触的精妙、独特方式,用现代光影、Al大数据打造了从动到静、又忠实于原作的创新效果,让观众欣赏视角产生新的沉浸感、灵动感、审美愉悦感,吸引更多当代观众。”滕俊杰说。

创新,是陈逸飞身上永远的动力,促使他攀登了一座座新的艺术高峰。今天,他充满前瞻性的艺术实践对文化产业发展依然有着启发性意义。

陈逸飞大展入口,一行大字尤为醒目:“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有艺术天份,更应该有深切的社会良知。我自己始终在努力做一个艺术家。”

这是陈逸飞留给世人的话,而他留给世间的作品,是最好的印证。

原标题:《迄今为止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开幕,代表作云集,《黄河颂》缘起《解放日报》》

题图来源:赖鑫琳摄 图片来源:赖鑫琳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