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小龙虾今日分享第1196期,欢迎关注!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不少人认为养老金存在不公平现象,可当被问及 “公平” 究竟指的是什么时,答案却莫衷一是。
很多人对养老金公平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将公平简单等同于养老金数额的绝对一致。
有人觉得不管从事何种工作,也不论缴费情况如何,退休后没有贡献了,都应领取相同数额的养老金。
这种想法看似公平,实则忽视了诸多现实因素。
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人们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收入水平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各不相同。
如果实行绝对平均的养老金制度,会出现高收入、高强度职业从业者与低收入、低强度职业从业者养老金相同的情况。
这对于前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不公平,也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还会极大地打击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和发展活力。
举个例子:一个人工作了40年到60岁退休,一个人在村里游手好闲到60岁退休,一个人坐牢到60岁出来,给他们三都发一样的养老金?
真正的养老金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多个层面。
1.从制度设计角度看,公平意味着规则公平。
所有公民,无论身份是公务员、企业职工还是农民,都应被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遵循相同的参保、缴费和领取规则,享受平等的参保权利和机会。
这是实现养老金公平的基础。
目前,规则是统一的,任何人都可以选择缴纳城乡基础养老保险,或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举个上学的例子:
每个人都拥有学习的权利,这是公平。至于你上课时睡觉,还是上课认真听讲,这是个人选择!
2.在待遇方面,公平体现在承认合理差异。
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必然存在差异,根据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的原则,他们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有所不同是合理的。
一位在高收入行业工作且长期稳定缴费的职工,与一位收入较低、缴费断断续续的职工,养老金待遇理应有所差别。
还是举个上学的例子:
你上课认真听讲,你考试100分;我上课睡觉,考试50分,这同样也是公平!
养老金差距大的原因
正如前面的例子,有人100分,有人50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50分,而不是说想方设法去降低别人的100分,别人100分降低了,自己50分会变成51吗?
现实中,养老金金额的多少确实存在差距:
部分企退人员养老金高于10000元;
大多数机关事业编人员养老金在7000多元;
绝大多数企退人员养老金在3000多元;
少部分城乡居民养老金在2000多元;
大多数城乡居民养老金在200多元!
不同群体间养老金待遇差距明显!
这种差距,有历史的原因,有个人选择的因素,同样也与当地经济水平有关系。
个人观点:
为什么有的企退养老金过万? 他们能力强,单位愿意给他们3倍缴纳!
为什么机关事业部养老金普遍高?他们的工作稳定,工资有保障、福利有保障!
为什么大多数企退不足3000元?明显能力不强,可替代性大,导致个人不敢提、单位不可能去高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