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气候周气候变化教育论坛暨2025年代际学习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救助儿童会等国际组织,以及英国、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和中国专家聚集一堂,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说,华东师大连续举办第三届、第四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研讨会”,出版了《气候变化教育的中国行动(第一辑)》,并创新性发布全球首个《气候变化教育指导纲要》老年教育版与校企合作版,有效激活了老年群体的生态智慧,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教育室学校工作部部长史国鹏说,宣教中心十分关心以青少年为核心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建设了700余所国际生态学校,并将水科技发明比赛纳入教育部白名单,搭建了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环境教育交流平台。

上海气候周执委会联席主任邹荣表示,融合东方智慧的“气候公园”标准体系正在形成,计划将生态环境、教育文化等多元指标有机结合。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主持开幕式并发布《气候变化教育的中国行动:聚焦学校与企业合作(汉英双语·第二辑)》入选案例。


会议现场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全国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联盟发布了《气候变化教育指导纲要(代际学习版)》。该纲要创新性地提出以祖辈与孙辈为主体,通过代际交互、代际协同、代际辐射三大路径,系统构建包含气候认知、气候技能、气候行动和气候伦理四大模块的教育体系。纲要特别强调要发挥老年群体的传统生态智慧和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势,推动气候变化教育融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创新性的教育解决方案。

论坛上,国内外专家一致高度认可中国在气候变化教育领域的创新贡献。英国学者表示,上海校企合作开发的学科融合课程,为全球气候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韩国代表则对“老年与青少年代际共学”模式表示赞赏,称其“为老龄化社会的气候行动注入了活力”。

原标题:《上海发布全球首个祖孙共学版“气候变化教育指导纲要”》

栏目编辑:陆梓华 图片来源:华东师大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