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独特的练习要领,不仅关乎动作形态,更与身心的和谐统一紧密相连。本文从意念运用、肢体协调、气息流转等多个关键维度,全面且细致地剖析了太极练习的要点。旨在帮助习练者领悟太极真谛,达至身心双修之境。
意念足而力莫发
太极强调以意念带动全身,非靠肌肉之力。习练时需将心脑结合,下达指令,借意念引领气的运行,进而驱动身体,达以柔克刚之效。
双腿求虚实结合
阴阳虚实是太极关键,双腿亦如此。练习时一腿用力为实,另一腿则虚,如左腿实右腿虚,反之亦然,如此方能体现太极精髓,避免双腿皆实。
气沉丹田顺气血
打太极时,气要下沉至小腹。通过身体下沉、涵胸松腰,使气聚集丹田,随后起身运动,气往肺部走,完成顺气血过程,促进身体机能协调。
轻落双足妨震动
运动中落脚务必轻盈,大力落脚会破坏阴阳平衡,引发身体震动,致使前功尽弃,因太极崇尚柔静之态。
上亦动则下相随
太极讲究动作连贯,上动下随。足、腰、手、头及眼神皆需协同运动,一气呵成,方能展现太极整体韵律与美感。
内外结合互制约
以内在意念引导身体运动,再以身体运动滋养内在精神,实现神(内)与体(外)的结合,达到内外双修目的。
沉肩坠肘若轻力
练习时臂要伸展、肘要外开。肩下沉提起稍用力,气会上行;肘前后运动稍用力,形成内劲带动身体,发力自然流畅。
胸前含及背拔出
含胸即胸不前挺,拔背指背部呈弓状。如此,挺胸时提气,弓背时气贴于背,发挥太极养生与技击功效。
绵而不断天行健
打太极如 “天行健,自强不息”,动作需绵柔连贯,一旦中断,便失其韵味与功效,持续运动才能展现太极魅力。
动中求静不散乱
太极动静相生,看似不动时内在在动,看似动时内在可能静,是心与身体的深度融合,达此境界可提升太极层次。
腰松胯动则膝活
打太极腰要放松,胯为运动轴,膝部灵活如盘手,实现全身带动三点协同运动,使动作自然流畅。
尾骨左右腿转移
气下沉时蓄气提尾闾,使气蓄实,随后进行左右腿重量转移,或左或右,从而让身体轻便舒畅,达内外兼修效果。
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侵权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