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陆强军号
屏住呼吸、瞄准、扣动扳机,靶标应声倒地。对于狙击手来说,要有“一击毙命”的精湛射击技能,必须具备超乎常人的沉稳心理素质。连日来,某旅狙击手集训队创新引入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参训官兵有效克服实战化考核中的心理应激障碍,取得了显著成效。
战士小刘是连队公认的射击尖子,在训练中多次打出优异成绩。然而,一到正式考核,他就屡屡出现手抖、呼吸紊乱、动作变形甚至脱靶等问题。“平时练得好,一上考场就焦虑,越想打好越失误。”小刘坦言,这种心理压力一度让他陷入自我怀疑。
教练组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小刘的情况并非个例,不少狙击手存在“训练型”与“考核型”成绩差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平时技术过硬,但心理抗压能力不足。为此,集训队联合该旅心理健康服务队,为参训官兵量身打造“认知——干预——强化”三步走心理训练法。
“知心姐姐”带来《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理论授课,让参训官兵了解心理因素对射击精准度的影响。组训人员采用“表象训练法”,引导官兵在脑海中反复模拟考核场景,建立积极心理暗示。集训队开展抗压能力专项强化训练,设置突发干扰、极限体能后射击等课目,逐步提升官兵应激状态下的专注力。
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嘈杂的声响、恶劣的气候,都是对狙击手射击技能的严酷考验,越是这样的环境,越能锤炼他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
“现在听到突发指令,反而更冷静了。”经过20天的系统训练,小刘在考核中的失误率下降了75%,专注力持续时间提升了3倍。还有9名曾受心理问题困扰的训练尖子考核成绩也达到了优秀水平,整体考核成绩较往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该旅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深化心理服务与军事训练融合,对接未来战场需求,锤炼官兵实战本领,为锻造全域作战尖兵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毛亮 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