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的山野间

清风正悄然改写乡村的叙事

曾经远行的年轻人

带着城市的星光与泥土的眷恋归来

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熟悉的阡陌间

(文末有免费咖啡任选福利,送给你)


杨周便是其中一人

——她以一座名为“双囍·集”的小院为笔

在丹景山镇

写下了一首关于乡愁与新生的小诗


沿着蜿蜒的乡道前行,垂柳轻拂车窗,远处法藏寺的飞檐似乎在绿意中若隐若现。


行至半途,永定桥头那家开了二十年的椒麻鱼馆飘来阵阵鲜香,麻与辣在舌尖跳起圆舞曲的传说,早已成为往来食客心照不宣的暗号。


当导航提示“目的地就在附近”时,一片错落的农田跃入眼帘。小院就静立在这幅农耕画卷中央,院后的小森林像一道天然屏风,松涛声与院前农人的吆喝声遥相呼应。若是雨后初晴,林间升腾的雾气会将小院烘托得宛如云中秘境——这里离城市不远,却又将喧嚣温柔推远。



杨周的返乡,是一场关于“根”的追寻,更是乡村振兴浪潮中青年与乡土的双向奔赴。在外打拼多年,她开过店铺、办过工作室,却在设计婚礼方案时,因一个“囍”字触动心弦——将“士”改为“土”,是对故土的深情告白。


近年来,彭州乡村的蜕变悄然发生:绿道如翡翠丝带串联起山水田园,法藏寺的千年银杏下多了徒步者的笑语,永定椒麻鱼的香气飘进都市人的导航地图。正是这些变化,让杨周带着身孕回到丹景山镇,“我想让孩子赤脚奔跑的土地,也能承载更多人的诗与远方”。


她的归来,让乡土价值重新绽放:父亲用老手艺砌起弧形花坛,母亲配土种花时总带着笑;村中阿姨们在双囍·集学做窑烤面包,老人种的柑橘变成创意饮品,城乡的边界在面团揉捏中消融。


杨周收购村民的柑橘、野菜,对于她来说,“食物不该只是交易,更是情感的流转”。从都市白领到乡村主理人,杨周用一座院落证明——青年的梦想,终将在反哺乡土时结出最甜的果。



推开院门,混着柑橘香的咖啡气息扑面而来。大窗户将天光云影引入室内,原木家具沉淀着时光的质感,手工蜡烛与陶器点缀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是杨周亲手打磨的匠心。


瓷瓶里装饰着四季风物,春日是丹景山折来的野樱,粉白花瓣轻覆陶罐;盛夏换作村民送的栀子,肥厚绿叶托着凝脂般的花苞;秋日芦苇配红蓼,枯荣相生的东方禅意从瓶口流淌;冬日腊梅枝横斜,暗香浮动在暖黄烛光里——每一束都是杨周亲手打理的“季节信笺”。


屋檐下可听雨品茶,平台上能远眺星野,曾经破败的农房如今蜕变为治愈身心的美学空间。


更动人的是温度,女儿成了“乡村导览员”,拉着城里的孩子辨认作物;她赤脚踩着田埂的软泥追蜻蜓,发梢沾着蒲公英的绒毛,笑声和麻雀一起掠过金黄的稻浪。从前缩在绘本里的四季,如今成了指尖的触感。泥土教会她比城市游乐场更酣畅的自由,而风穿过松林的沙沙声,是她学会的第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


最可爱的风景当属院墙后的小木屋——那只雪白的泰迪犬,总爱蹲坐在门前,歪着脑袋打量往来笑颜。这里每寸空间都在诉说:诗意不必远方。


杨周常笑称这里是“泥土与远方的会客厅”:村民送来带着露水的南瓜藤,她便教客人扭成花道中的曲线;游客对着她陶来的彩陶惊叹时,她指着隔壁阿婆腌泡菜的粗陶坛子说:“美从不在远近,只在是否看见。”当窑炉余温烤着土豆的焦香升起,原木架上世界各地的陶瓷器皿与窗外的青山稻田,在暮色中悄然和解。



手掌中的技艺传承在这里,四季轮回有了更鲜活的注解。春日限定是草莓巴斯克配野薄荷茶,夏日的冰镇杨梅汁盛在粗陶杯里,秋收后的南瓜奶酪面包裹着阳光的甜,冬日的壁炉旁,外婆菜法棍与柴火烤红薯共享同一盘温暖。


今年五月后,那座砖砌面包窑会苏醒,面团在500℃的窑火中膨胀成艺术品,麦香能飘到隔壁村的油菜花田。但“双囍·集”从不止步于美食。


插花课上,山野间的狗尾草与进口郁金香共插一瓶;香薰课上,蜂蜡混合着后山采来的迷迭香;夜幕降临时,晚宴上的投影仪在林间空地上投出《小森林》的画面,烧烤架的烟火气与星空下的吉他声相映成趣。


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看见大家穿着围裙从容地学习拉花、插花、烤面包——那些曾经被认为“城里人才能玩转”的精致生活,正在杨周的分享中变得真实可触。


夕阳为“双囍·集”的招牌镀上金边

那个故意将“士”改为“土”的错别字

此刻成了最动人的隐喻

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

只有咖啡杯里荡漾的云影

面包窑中燃烧的希望

以及一群年轻人重新定义乡土的勇气

或许正如杨周女儿用稚嫩童音说的

“妈妈把‘欢喜’种在地里,现在长出了好多好多笑脸。”

若你途经彭州

不妨循着柳浪与麦香而来

——在这方小院里

遇见中国乡村正在生长的

千万种可能

“双囍·集”提供的3个咖啡任选名额

1、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获得精选资格后,截至4月30日10:00点赞前3名的微友将分别获得“双囍·集”提供的咖啡任选1杯。

2、兑奖截止时间为5月31日。

3、中奖名单将会在4月30日本篇微信留言中直接公布。

4、禁止恶意刷票,一经查实,取消参与资格,最终解释权归品鉴彭州。

即可直接进入导航↑

地址: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尖峰路石洞埝社区6组9号

联系电话:15982119428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81期

文字:梁丹

图片:双囍·集 杨周 文紫怡 万悦 梁丹 张勇 张鸿

编辑:梁丹 责编:刘代萱 编审:杨华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