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北商业地产汇(ID:yingshang_xian)
作者|陈晶
头图来源|西安发布,为西安地铁8号线站台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地铁作为大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让区域经济释放出活力。而以地铁为导向的TOD商业,因天然流量加持从而变为城市生活的“必备项”。
2024年12月26日,号称西安“最强单线”的地铁8号线通车。西安商业叙事由中轴线时代踏进“轴线和环线并轨”的时代,借势地铁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妥妥的“商业路线王”
惠及10个商圈,20+商业体
地铁8号线作为西安唯一一条环线,线路贯穿雁塔、新城、灞桥、未央、莲湖等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国际港、经开区、大兴新区等5个开发新区,全长49.9公里,设站37座,其中换乘站18个,与既有线路高效连接,缩短了地下网络通达全城的时间和空间。
在西安地铁史上,8号线创下了“线路最长”“设站最多”“换乘之王”“覆盖面最大”等多宗记录。开通首日客流达到了73.3万人次。官方预测3年内客运量将达到88.69万人次/天,远期将突破176万人次,堪称西安地下网络中“最繁忙的线路”。
“泼天流量”经由设站点,流向途径的商圈和商业项目,激发消费潜“利”。从城东到城西,再到城南和城北,8号线串起包括大明宫商圈、土门商圈、大雁塔商圈、高新商圈和大兴商圈在内的10个商圈,助攻新老商圈的繁荣与发展。
图示黄色线路为西安地铁8号(环)线
地铁导流效应使得每一个站点自带流量,惠及周边商业项目进阶成TOD商业。据统计,8号线沿线站点500米范围内,串联起23家重点商业项目,涵盖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城市更新及非标商业,不乏新潮又日常的老城根GPark、城南巨无霸的立丰城LE CITY、“一连五站”的幸福林带商业、“生命之树”出圈的西安万象城等代表商业。
这种由地铁带动的人流效应,给沿线商业带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虹吸外部人流,也能因项目自身实力不佳,导致客流外溢。从现有地铁沿线的商业运营状况来看,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况绝不罕见,有些商业项目借势地铁,人气火爆;而也有商业体人气惨淡、运营艰难。
项目搭上了地铁的快车,并非踏入高枕无忧的终点站。如何把地铁客流转转化为可持续的消费流量,是当下地铁商业必须破解的课题。西安地铁8号线的交通便利兑现后,一场由"轨道经济"引发的商业格局重构已拉开序幕。
环线效应日益凸显
商业如何转化成“商业留量”?
TOD商业如何驾驭"流量双刃剑"?8号线的开通,会引发现有商业和未来项目哪些自发革新?我们注意到,部分沿线商业已经行动起来,通过定位重塑、业态重组、场景创新与数字化运营,自主求变,探索正向反馈路径。
//西安立丰城LE CITY
站点:山门口
西安立丰城LE CITY处于西安泛高新区,总建筑面积近31万㎡,原定位全西安人“幸福生活场”,2020年开业时恰逢地铁围挡施工,随后经历了三年疫情、经济下行、周边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困扰,直至地铁8号线的开通,项目由新团队接管后,才迎来转型的关键节点。
新团队对项目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定位升级成“TOD城市运动社交引力场”,打破购物中心零售优先的格局,重构“玩>吃>买”序列,将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27%,打造社交属性以及情绪价值体验为核心的全新商业模式。聚焦家庭运动、娱乐体验、儿童成长、特色餐饮等消费场景,打造集“运动场、生活场、娱乐场”于一体的第三生活空间。
伴随地铁8号线的开通,山门口站实现与B2层无缝接驳,叠加办公楼和酒店投入使用,形成“商业-办公-旅居”闭环,令立丰城LE CITY真正成为多功能TOD综合体。
立足地铁流量入口,西安立丰城LE CITY沿着调改路径,深化“TOD城市运动社交引力场”定位,通过TOD模式的高效联动、多维的场景破圈以及体验业态的创新布局,构建“全龄友好、全时体验”商业模型。
以“运动+”激活社交,拥有全球最高室内攀岩馆“梦起攀岩”及西北最大抱石攀岩馆,室内网球、匹克球、室内泳池、健身、舞蹈等,并提出“家庭运动中心”概念,将专业运动场景与亲子互动深度融合,通过“运动场景+情绪价值”的双重输出,成为西安都市人释放压力的能量场。
以“娱乐+”撬动流量,引进高参与度和体验性的游乐项目,如儿童游乐、摇滚嘻哈livehouse、马术俱乐部、电竞中心等新型年轻娱乐方式,从而给商场带来更充足的人气和消费的机会。
以“生活+”留住时光,基于已有的零售、餐饮需求,完善亲子成长中心、潮流零售、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商务餐饮、星级酒店等业态,构建了一个覆盖全龄、全时、全需的都市生活生态圈。
地铁通车了,多家首店落地……立丰城LE CITY通过TOD模式的高效联动、多维的场景破圈以及体验业态的创新布局,构建“全龄友好、全时体验”商业模型,逐步把“引领区域消费”的愿景变为现实。若持续优化业态组合与运营效率,有望成为西安“地铁商业”改造的又一样本。
//幸福林带商业
站点:幸福林带北-万寿路-韩森寨-万寿南路-西等驾坡
坐落在西安市城东幸福路与万寿路之间的幸福林带,全长5.85公里,平均宽度210米,总面积约1843亩,绿化覆盖率达85%,汇集了市政设施、公建配套、公益场馆、自然资源及综合商业等多种业态,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和国内最大城市景观林带。
近80万㎡的地下空间里,开辟出23个下沉广场和34个形似“雨滴”的中庭。街区内每百米设置一个开放空间,将阳光、空气、绿意引入地下。8号线开通后,“出地铁即进公园”,幸福林带商业与5个站点共通,有效改善了以往动线过长、业态分散的问题,配合超大地下停车场,让消费者更便捷可达。
与此同时,幸福林带商业围绕“西安首个呼吸式商业街区”的定位,打造一个功能复合的场域。日常通过边经营-边招调改造的方式,逐步焕新商业场景。自去年开始,街区各个主题广场逐渐落地网红桥、涂鸦墙、彩虹楼梯、钢琴楼梯、MBTI主题打卡点、CASA艺术空间、中国国家地理展等美陈打卡点和艺术展,升级改造无动力设施的林下乐园,增强“客流量”在街区内的逗留时长。
CASA艺术馆和中国国家地理展
幸福林带林下乐园和涂鸦墙
2025年,幸福林带商业将进一步聚焦亲子友好、运动友好、宠物友好、艺术赋能等方向,持续拓展契合环境和消费趋势的业态品类,丰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选择。2月西安幸福林带景区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令“公园+”商业的文旅度假潜能得以释放。
我们注意到,西安地铁8号线的开通不仅激发了现有商业项目调改想象力,更对即将入市的“新秀”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龙湖西安长乐天街和西安体育之窗·NMC中心为代表的未开业项目,希望通过差异化定位与创新策略实现破圈。
//龙湖西安长乐天街
站点:幸福林带北
龙湖西安长乐天街地处城东幸福林带板块,与城市绿廊、轨道交通实现交汇,因同地铁8号线幸福林带北站衔接,是西北首个天街TOD旗舰项目,集总部经济、商贸、生态、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区域覆盖超130万活力客群。
项目体量上拥有10.3万㎡,定位“城东百姓烟火中心”,计划引入近300家优选品牌,同时项目结合属地及周边特色,打造“城市客厅”、“石径里巷”等特色空间,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共享区域,体验休闲、放松的生活场景。
//西安体育之窗·NMC中心
站点:省体育馆站
体育之窗·NMC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区唐延路和科技八路东南角,与地铁6号线、8号线的省体育馆站无缝衔接,是西安首个沉浸式文体旅综合体。该项目按照“站、城、人一体化”的TOD4.0模式开发,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由于正对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项目创造性地将购物中心与体育和文旅链接。业态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运动和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文化艺术”和“体育运动”作为内核,引入西北唯一国际标准真冰场、“银河系”主题艺术中庭主题空间以及多个时尚品牌。
陕旅集团已与北京华联(SKP)签约,聚焦于“文化、运动、商务”这三大主题,从业态布局、主题空间、运营创新等多个维度出发进行深度合作。虽然双方尚未透露最终的品牌名单,但实力强悍的SKP,将为商业运营体系以及品牌调控提供保障。结合陕旅集团的文化艺术类资源,导入文化、艺术、赛事等“软实力”,提升体验式消费,强化“文化+运动”特色,利用地铁便捷性拓展客源范围。
地铁8号线以日均百万人次的客流潜能,开启沿途商业运营的新想象——"流量入口"效应为沿线项目注入活力,而"区域价值提升"则推动多中心商业格局加速成型。
然而,流量红利并非万能解药,商业项目还需在"地铁经济"的竞速赛中构建核心竞争力:西安立丰城LE CITY强化体验打造运动社交引力场,幸福林带用绿色走廊激活文商旅居平衡消费链,长乐天街通过品牌场景融合带来烟火气,体育之窗·NMC中心借力体育IP打造文体消费目的地,通过差异化定位、体验创新、精准运营,将客流转化为消费力。
从地铁站口到消费场域的转化,唯有将客流数据转化为用户洞察,将交通便利升级为情感黏 性,才能真正释放"地铁商业"的乘数效应。
800岁老街逆袭,年客流2000万+,
开街3年获30+项荣誉,集齐旅游休闲、夜间消费、
非遗旅游三大“国字号”金字招牌……
重庆十八梯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