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6日,由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在京举行。作为行业盛会,多年来,春交会汇聚行业众多视听从业者。各类精彩节目展示、前沿思想交流,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首都视听文化行业发展。

本次春交会上,红果短剧首次亮相,并获得大会颁布的年度机构奖项,其与央视频、国家图书馆联合出品的古籍修复题材剧集《重回永乐大典》更是斩获年度微剧。

在大会现场,红果短剧携手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与北京市文联发起,在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北京曲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发布“北京市文联‘艺韵京华’微短剧创作计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计划以当下流行的微短剧形式为载体,充分展现首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风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精神与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精品,持续扩大“北京文化”影响力。红果短剧还与首都视听产业协会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建立精品短剧“果燃计划”绿色推荐通道,助推好内容获得更多展示机会。

红果短剧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为精品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并与协会携手共同挖掘潜力项目,打造更多精品短剧,推动首都视听产业发展。

融合首都传统文化,制作精品短剧

“艺韵京华”微短剧创作计划以展现京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为核心,致力于挖掘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微短剧的创作之中,并创作出一系列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优秀微短剧作品,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京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是一次立足北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新时代创新精神的文化创作盛举。”北京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主席会长刘燕铭在发布现场表示,“艺韵京华”微短剧创作计划,是北京市文联深度挖掘并推广非遗文化、曲艺艺术等文艺资源的重大举措,将充分整合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与资源,激发创作活力,推动一批具有北京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微短剧走向观众,走向市场。

作为联合发起方,红果短剧将针对具有文化价值、市场潜力的优质短剧,将在剧本阶段即介入评估,针对符合合作标准的项目,将按照平台规则进行投资,助力项目在内容创作及市场传播环节实现高效联动与价值最大化。



发布仪式现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符合条件的优质短剧项目,红果短剧还将依托传播资源,提供定向流量扶持与宣发策略支持,提升内容曝光度与传播广度。

据悉,红果短剧“果燃计划”已在非遗等多元题材取得显著成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已与各地多名非遗传承人展开深入合作,深入挖掘非遗项目背后的动人故事和精湛技艺。通过精心编排和创作,将这些非遗元素以生动有趣的微短剧形式呈现给观众,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非遗文化,也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其中,红果推出的精品短剧《锦衣巷》以皮影戏、相声、川剧变脸等传统文化或非遗题材作为载体,将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既让观众感受到故事的跌宕起伏,还可领略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央视频携手打造的《重回永乐大典》则融入古籍修复等非遗技艺,让观众在追剧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文物修复的细节。

建立长期机制,让好故事登上更大舞台

携手市文联北京视协制作一批精品短剧同时,红果短剧还与首都视听产业协会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建立“红果短剧果燃计划-首都视听产业协会绿色推荐通道”。

“本次推荐通道是双方合作机制的首次尝试。”据首都视听产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张平介绍,协会将严格对接红果平台的评估标准和方向要求,精心组织、精准分类、定期推荐,并持续对入选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同时,优质项目将纳入协会各类展示、孵化、宣传推广活动中进行重点培育,真正实现让优质项目“推得出、接得上、育得好”。

红果短剧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希望通过长期合作,实现视听产业优质项目的高效孵化与精准市场对接,也让更多创作者的优秀作品能够通过这一通道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进一步推动作品的传播和发展,助力视听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

实际上,自2024年12月,红果短剧正式推出精品短剧“果燃计划”,就从投资扶持和平台推广两个方向大力投入,助力更多的内容创作者打造出好的作品。 “果燃计划”旨在面向全行业寻找优秀项目,选题一经确认可以获得红果短剧资金和流量支持。

截至目前,红果短剧已与各地媒体、影视机构、名人明星、头部短剧公司等多方达成合作,收到超300份项目书,累计敲定20余联合出品的项目。随着专业机构、影视从业者的加入,微短剧行业的制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红果短剧相关负责人表示,故事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好故事,可以穿透不同体裁形式,引起共鸣,触动人心。未来,红果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以精品内容回应市场需求,以生态共建突破行业边界,让好故事永远不缺舞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