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4月24日,将于5月1日在全国上映的4K修复版宫崎骏动画电影《幽灵公主》宣布,赵丽颖将在片中为“狼族公主”小桑一角担任配音演员。消息一出,即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看点和关注点。
从释出的预告片段来看,赵丽颖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了愤怒、焦急、温柔等不同情绪状态,与动画角色颇为融合,被指导老师评价“特别好,非常好听”。此前,赵丽颖还在2024年为迪士尼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中的拉雅公主配过音。
在如今的动画电影市场,配音演员表上都不难见到明星的身影,明星为影片配音已悄然成为一种标配现象。这种跨界合作,在为影片带来更多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适配与否的质疑。流量加持与专业争议并存,明星配音带来的到底是双赢还是噱头?
先是进口动画电影将邀请明星配音率先作为了宣传手段。2019年,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在中国大陆首度公映,中文版配音邀请到了周冬雨、井柏然、彭昱畅、王琳、田壮壮等知名演员,阵容星光熠熠,为影片极大地提高了曝光度。
后来,明星为动画电影配音越来越成为常规操作,掀起“声演”热潮。《疯狂原始人2》邀请了当时正红的脱口秀演员王建国、庞博参与配音,为影片增添了喜剧色彩与话题度。《功夫熊猫4》中,黄渤为熊猫阿宝配音,杨幂为狐狸小真献声,蒋欣为反派角色魅影妖后配音,强大的明星阵容在影片未上映前就赚足了眼球。《1/2 魔法》邀请张若昀、郭麒麟联袂配音,借助二人在《庆余年》中积累的人气与观众缘,以“兄弟情缘再续”为宣传点,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
去年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中,关晓彤为乐乐配音,李雪琴为忧忧配音,秦霄贤为怒怒配音,杨迪为怕怕配音,而Papi酱则为个性鲜明的厌厌配音。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文版邀请到于适为“哈尔”配音,田曦薇为“苏菲”配音,两人更是在路演宣传中多次为影片站台,这妥妥地抓住了流量密码,前期宣传被成功炒热。
对于电影本身,明星加盟能快速提升观众的本土化认同感。从商业角度来看,明星配音所带来的宣传优势,更是不言而喻的。明星自带的庞大粉丝群体,他们会因为偶像参与配音而对影片产生强烈兴趣,从而转化为电影的潜在观众。对路人而言,明星为影片进行幕后配音甚至配合路演宣传,其引发的关注度自然也是不同的,这成为撬动票房的关键杠杆。
明星的参与也会为自身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能为宫崎骏经典电影配音,对许多明星来说都是与有荣焉的事情,能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配音表演也会提升其在演艺行业的专业形象,成为拓展演艺事业边界的良好契机。播出过三季的声音竞演综艺《声临其境》,就展现出声音表演的极大魅力,诞生了许多经典名场面。其中韩雪为《头脑特工队》和《海绵宝宝》的配音,更是圈粉无数。
不过明星为动画电影配音也因适配性问题引发了不少争议。“声台形表”本是身为演员的基本功,但目前的许多新生代演员,在“声”这一科目上无法过关,自己出演的影视剧尚且需要他人配音,更勿要提综艺达人、网络红人了。
专业配音导演姜广涛表示,动画角色需通过声音传递情绪细节,如气息松紧、吐字力度甚至角色心理空间,而明星往往因缺乏系统训练难以驾驭。不少观众反映,部分明星配音时“配什么都像自己”,声音与动画角色的契合度欠佳。《千与千寻》中,周冬雨为“千寻”配音被指“捏嗓子”,井柏然配音的“白龙”则被认为缺乏少年感。《功夫熊猫 4》中,杨幂为狐狸小真配音,其极具辨识度的尖细声音,让部分观众觉得与角色所需的女侠气质不符,动作音也显得尴尬,声音整体缺乏力量感。
配音需要演员仅通过声音来塑造角色,这对演员的台词功底、声音表现力以及对角色的理解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动画电影对配音演员的“以声传情”的能力要求更高。沈腾就曾坦言为《冰川时代5》配音时需“自嗨式表演”,过程堪比“神经质”挑战。
其实挑选配音演员的难度很大,要找到音色贴合角色且极具特色的声音并非易事。
成功的案例是,早前陈佩斯为《爱宠大机密》反派“小白”配音,以多变声线演绎反差萌感。张国立、徐帆在《海底总动员2》中以细腻情感诠释亲子关系,都成为电影配音行业的典范。
可见明星配音是把“双刃剑”。若仅将明星配音视为营销噱头,可能透支观众的信任,反噬IP价值。当行业从“唯热度论”转向“适配性优先”,方能真正让声音为角色赋能,而非让明星为角色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