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56个民族,随着民族诞生的还有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而汉族作为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说着大多数人都能听懂的汉语。

但居然还有汉族人听不懂的汉语,那就是客家人说的“汉语”。客家人一般都聚集在南方地区,乍一听像是少数民族,但实际上客家实打实的属于汉族民系。

那客家人究竟是怎么从中原跑到南方去了呢?那为什么又说客家人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呢?



一、客家人的迁徙

客家人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正宗的汉族分支,在很久以前客家人还生活在北方,他们是一路迁徙至南方,并最终定居在南方地区的,因此客家人是纯正的汉族人。但客家人为什么要从北方迁徙这么远到南方去呢?

公元前291年爆发了“八王之乱”,中原在战火频繁的情况下十分混乱,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趁机南下。永嘉五年,洛阳沦陷了,但仍有活下来的洛阳百姓,战乱使他们流离失所,为了活下去,就开始了南迁。

第二次的南迁是在唐中后期,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再遭战火。黄巢起义期间,起义军与官军在江淮地区反复拉锯。根据《宁都赖氏族谱》记载:“乾符间,避黄巢乱,自河南颍川迁虔化(今江西宁都)。”百姓开始从江淮一带向赣南、闽西地区迁移。



第三次迁徙就是在两宋之际,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金兵占据中原。

这次的迁徙规模都十分大,那是因为每次迁徙的人数都是按照一个城起步的,例如岳飞向南撤退,当地的百姓都愿意追随他一同南迁。

这三次的南迁形成了“赣闽粤”的聚居区,南方形成了多个汉族民系。

第四次迁徙时间是明末清初,当时明代的政权还没有完全消失,有明朝皇室在地方称帝,例如唐王朱聿键,他所在的地方就是福建、江西客家人的聚居地。清军对朱聿键发起了进攻,最终朱聿键难敌清军,民众也开始在战乱中继续往南。



张献忠占据四川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据《四川通志》记载,康熙至乾隆年间,约百万客家人入川。

第五次的迁徙是清朝中后期,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进展激烈,参与到太平天国中的人很多都是客家人。因为客家人不断地南迁到了广西,还因为人数众多难以调和资源分配,发生了土客械斗。

这五次迁徙让客家人从北方到了南方,客家人的自强不息也让他们在迁徙中创造了独属于他们的文明。



二、客家的语言

客家人有独属于他们的语言宝藏,那就是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古汉语的语言习惯还有发音和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人说的“汉语”我们当然很难听懂。

首先发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入声字,例如他们把“食”读成“sit”,“白”读“pak”。

在词汇特色上古语词十分丰富,他们说“行”就是表示“走”,而“走”呢就跟古汉语里面一样表示“跑”。“面”的意思也跟我们的第一印象不同,并不是吃的那个“面”,而是指“脸”。客家话中保存的古代语音特征,为研究中古汉语提供了宝贵样本。



如果有人会说客家话,可以去试一试用客家话朗诵古文古诗,会发现跟普通话读起来真的在氛围上有很大的差别,普通话的朗诵给人的感觉毕竟端正,而用客家话诵读则会感觉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例如用客家话朗诵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的“国”读作“guet”,完整保留了唐代入声读法,比普通话更接近原貌。

这是因为客家话保留了唐宋音韵体系,根据古人的习惯来读那不是“专业对口”吗,客家话堪称“古汉语的活字典”。



客家话还是民俗载体,客家山歌、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依赖客家话传承。一首简单的《月光光》童谣,就包含了完整的入声字系统。

三、客家文化

客家经过多次的迁徙,在途中早已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就拿广西客家的文化来举例。

说到广西自然少不了美食,桂林米粉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吧,这米粉可能还大有来头呢。秦朝的时候一大批人来到广西这里施工,干体力活的总是容易感到饥饿。这些从北方来的大汉吃惯了面食,寻思着把米饭也做成面条的形态。



但是米粉太散了根本就不成型,他们就想办法把米粉塑造成条状,在水里一煮就变成白色的劲道米粉了。久而久之,当地的人也觉得这种米粉很美味,慢慢地就传播开来,还有了专门的名字就叫做“桂林米粉”。这种美食到今天还很受欢迎。

另外,客家人在建筑上也是天赋异禀,建造了福建土楼,这种土楼集防御、居住、祭祀于一体,外观是一个圆形堡垒。还有一种建筑是围龙屋,是一种半圆形后围的院落式住宅。

客家人的民俗艺术也是极具特色,例如即兴创作的民间歌谣客家山歌、还有木偶戏。



正如客家谚语所说:“一条河水十八弯,弯弯都有客家人。”这支历经磨难的民系,用他们的实践诠释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深刻智慧。

客家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个身份——华夏儿女,他们证明:汉族的伟大不仅在于人口众多,更在于无论经历多少迁徙与磨难,都能守住文明的火种。

参考信息: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广西的客家人、客家话与客家文化
洛阳网:客家民系大迁徙
洛阳网:客家先民的三次大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