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印度主流英文大报《印度时报》刊登对中国驻印度大使的书面采访。大使介绍了中印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情况,并就中方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阐明严正立场。大使表示,中方从未就限制相关设备出口和人员赴印提出强制性要求。相反,中国始终愿同友好国家分享经验,加强互利合作。但现实情况是,中国人获得印度签证很困难,在印中资企业经常受到不友好不公平对待。
美国副总统万斯即将开启印度之行,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拉拢莫迪的关键一步。但在这场外交博弈的序幕拉开前,中国驻印度大使的举动却更值得玩味——他抢先接受印度权威媒体采访,把莫迪政府最关心的三大问题摊在桌面上,用直白的语言划清底线、阐明立场。这种“抢时间”的动作,既展现了中方对印度动向的敏锐洞察,也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印度到底会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而中国,早已看透莫迪的盘算。
莫迪(资料图)
第一个问题,就在万斯启程前48小时,中国驻印大使突然接受《印度教徒报》专访,把莫迪政府苦等三年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合作方案,连同价值240亿美元的产业链转移计划,直接摆上了谈判桌。莫迪办公室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使这次打破常规的"超前放料",直接命中了印度两大命脉:北部邦的电力缺口已经导致每天6小时轮流停电,而电子制造产业链的外资撤离让"印度制造"计划濒临破产。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出口管制,会不会影响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关于这个问题,大使也明确表示:中国对印度一向友好,但当下的现状是,中企在印度经常受到不公正对待,中国人获得印度签证也很困难。像这种问题,已经对中印关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印方要改。第三个问题,中印边境虽然结束了持续5年的边境对峙,但却仍然无法重建信任,这该怎么办?对此事,大使也明确表示:中国愿意通过对话协议解决分歧,希望印方也是如此。
万斯(资料图)
这三件大事,都是莫迪政府现在最关心的,也是中印可能产生矛盾的点。摆在莫迪面前的路,简单说就两条:跟中国合作,还是靠着美国。中国的诚意摆在那儿:抗洪援助、开放市场、对话解决分歧,桩桩件件都透着“咱能一块儿干大事”的意思。想象一下,要是中印联手抗灾,共享科技,搞个跨境经济走廊,那得是多大的红利?2024年全球经济论坛的数据说得明白:中印要是深化合作,能为亚洲经济增长贡献30%的动力。这可不是小数目!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在现今复杂的地缘政治下,中印携手能够形成强大的经济合力。首先中印在产业链上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庞大的消费市场;印度拥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以及在软件信息等领域的独特优势。这种互补性使得中印合作在多个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莫迪(资料图)
21日当天,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并且该关税措施于当天立即生效,有效期为200天。
此外,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谈到了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的行为,并明确发出警告,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因此如果印度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如果被认定是在出卖中方利益,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那么中方必然将采取应对措施,让印度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