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据环球时报报道,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公众支持率跌至他重返白宫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为期六天的民调中,仅有约42%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总统的表现,低于三周前路透社/益普索民调的43%支持率,也低于特朗普1月就职典礼后几小时内的47%支持率。此外,约59%的受访者表示,美国正在丧失其在全球舞台上的信誉。还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特朗普不应该竞选其第三任期。
白宫(资料图)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4月公布的全美经济调查显示,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创下其总统生涯新低,43%表示支持,55%表示反对,4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将恶化。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称,59%的受访者表示不赞成提高关税,39%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这在党派之间造成了严重分歧,70%的共和党人表示支持,90%的民主党人表示反对。CNBC 报道称,49%的受访者不赞成全面征收关税,“大多数人认为这对美国工人、通货膨胀和整体经济不利”。
特朗普发起关税战的目的有很多个,包括推动制造业回流、减少美国与别国的贸易逆差、从贸易伙伴那占更多便宜,以及找机会强化白宫对美联储的控制。但截至目前,这些目标一个都没实现,特朗普的内政外交策略碰了一鼻子灰。当然,最让特朗普头疼的,还是美国后院不断起火。当下,民主党人、部分共和党参议员、加州等民主党州还有美国选民,都在施压特朗普,以寻求让特朗普停止关税战。按照这个迹象,如果特朗普无力扭转局势,最终等待他的必然是被逼宫。稍有不慎,特朗普就会被弹劾,甚至是被迫下台。
第二件事,据环球时报报道,罗马教皇方济各21日去世,享年88岁。对于上述消息,在4月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对方济各教皇去世表示哀悼。近年来,中国和梵蒂冈保持建设性接触,开展了有益的交往,中方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梵关系持续改善。
方济各(资料图)
在担任教皇期间,他还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比如推动梵蒂冈和中国签署《梵中主教任命临时性协议》。长期以来,罗马教廷坚持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神职人员都应该由教皇任命,但中方拒绝梵蒂冈借教宗的名义介入中国内部事务,一直都是自行任命,中梵关系也因此陷入紧张。关键时刻,是方济各推动中梵签署了突破性的主教任命协议, 自2018年起,允许双方协商任命主教,这才弥合了中梵之间的裂隙,为双边关系的缓和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后续的建设性接触。
第三件事,据环球时报报道,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0多人死亡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印度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上表示:“克什米尔传来令人深感不安的消息。美国坚定地与印度站在一起,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我们为遇难者的灵魂祈祷,也为伤者早日康复祈祷。我们全力支持莫迪总理和伟大的印度人民,并向他们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阿拉伯之行返回国内,他批判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
印度总理(资料图)
讽刺的是,就在袭击前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在新德里与莫迪签署了一份规模不小的贸易协议,双方高调宣称要“共同对抗中国”。万斯此行名义上是“家庭旅行”,实则是精心策划的政治秀,意在巩固美印同盟,联手制衡中国,协议墨迹未干,印度便迅速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公开向美国表了忠心。可克什米尔的枪声无情地揭示:这份看似牢靠的美印合作,并未给印度带来真正的安全屏障,反而可能加剧了地区本就脆弱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