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造就"天府之国",到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经济命脉;从三峡大坝"截断巫山云雨"实现百年防洪梦想,到南水北调工程重构中国水资源版图,水利工程始终是华夏文明存续发展的重要根基。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全国实施水利项目4.54万个、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可以想见未来10年,将会有一大批的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意味着我国正走在水利工程数字化、生态化转型关键期的平稳推进之路上,更加预示着,未来市场对复合型水利人才需求势必爆发式增长,相关领域人才缺口激增。



这一供需缺口为考生志愿选择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机遇——选择顶尖水利院校,即可意味着提前锁定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发展

本期就来盘点水利领域的TOP10大学。放眼全国,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透视高校人才就业前景和通道,哪些高校能够上榜我国水利教育金字塔?



第一梯队:水利双皇冠——清华大学、河海大学

在我国水利工程学科领域的金字塔顶尖,一对“双A+组合”被不可避免地反复提及:清华大学+河海大学

清华大学,我国无可争议的学术殿堂级高校,在多个学科领域持续领跑,同时综合实力霸榜全国第一。而河海大学,这所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的大学,不仅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水资源工程更是蝉联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一;在“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水利工程领域力压清华、武大、大工等一众老牌985顶尖名校,稳居全国第一



正因其深厚的水利教育底蕴、高度垂直的水利学科发展基础和领先的专业人才培养实力,再加之该校研究方向覆盖全产业链,在当下的行业实践环境中已经形成了绝对的“河海现象”,被业内称为“水利黄埔”

从具体行业数据上看,河海大学毕业生约80%进入水利部、各大流域机构、各省市水利厅、水文局等国家重要机构和行业重点单位,起薪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尤其在在水利部直属单位、省级设计院等核心岗位,河海大学毕业生和校友就职比例超过六成。以至于当下,在水利系统内部,“河海系”已成技术骨干代名词。文章开头提及的我国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级水利项目,大多数都有河海大学直接或间接参与营建和设计。



与清华大学不同的是,清华大学虽在综合实力占优,但其水利工程学科更偏向交叉学科研究,与土木、环境等学科融合度高,在重大工程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更具优势。这也直接致使该校学子在毕业阶段大都选择升学深造而非进入市场环境中寻求就业机会,故而在实践技术岗位上,清华大学毕业生覆盖率要明显低于河海大学

综上,从毕业生就业数据和校友行业认可度两个方面观察,河海大学凭借精准的行业适配性、高密度校友网络友好的报考门槛,为考生提供了“高确定性”的水利职业发展路径。其毕业生在技术岗位的统治力与清华在交叉领域的创造力形成错位竞争,对于期待扎根水利行业的考生而言,河海大学或是能够最大程度放大优势、规避风险、拓宽职业路径的选择。‌



第二梯队:三杰争霸

——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武汉大学开办5个水利相关本科专业在水利与测绘、水利与土木等交叉学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正因如此,武大水利毕业生在部分水利项目实践岗位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因水利特色不够鲜明,水利行业的深耕程度可能略有不足。



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在水利工程结构、海岸与近海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临海优势,大工水利毕业生在区域就业和特色领域就业方面,掌握一定话语权。但学校在水利行业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就业辐射范围相对有限。



天津大学在水利方面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地处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发达,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众多。水文站、河道管理机构等单位中,天大水利毕业生的就业规模也较为可观。近年来,随着其他高校水利专业的快速发展,天津大学水利专业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第三梯队:区域王者

——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绿色农业高效用水、高效节水灌溉、水力机械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承接农大“农业+水利”的特色优势,其毕业生在交叉领域就业前景较好,升学深造也具备一定发展先机;

“大而全”的郑州大学在水利人才培养领域也同样具备不可忽视的地域和规模优势。水利工程学科获评B+,与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水利部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郑大水利毕业生在本省就业前景比较突出,在其他地区就业优势可能就没那么强了;

西安理工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分别作为我国西北和华中地区水利水电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地基。西理工水利工程目前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水利类人才培养最多、重大工程参与最广、学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而华水作为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两者均享有本省优势的同时,在地区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整体毕业生就业情况在地区内也呈现平稳态势。

但这两所高校与前边学校相比,作为普通本科高校,知名度较低,也因此有个好处,专业分数不高,还是比较有报考性价比的。



综合看来,我国十所水利TOP级高校第一梯队覆盖水利全产业链,地位无可撼动;第二梯队聚焦细分领域,各有各的特色;第三梯队主攻区域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层层递进,各有优缺点。屏幕前的考生和家长早已“心有所属”了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