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洱海,春风和煦,碧波潋滟。随着水温回升,洱海进入鱼类繁殖关键期,近岸鱼群聚集为这片高原明珠注入盎然生机。然而,这一特殊时期也面临偷捕频发的问题,偷捕行为不仅威胁鱼类资源,更可能破坏洱海的生态平衡。为此,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于4月1日启动了为期16天的渔政专项“清网行动”,以高效执法打击非法捕捞,全力守护洱海生态安全。
雷霆执法:织密监管网络,强化震慑力度
行动期间,大理市洱海管理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407人次,开展拉网式高密度巡查,形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高压态势,共查处违法案件65起,收缴地笼681个、丝网489张、无证船只17艘、轮胆10个、锚渔竿48根及其他非法渔具147件。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执法人员昼夜坚守的担当,更是对非法捕捞“零容忍”的坚定态度。
科技赋能:创新执法模式,提升监管效能
本次行动深度融合智慧监管与传统巡查,依托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通过高清摄像头、热成像与图像识别等技术,对洱海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实时监测,构建“线上预警+线下执法”联动体系。同时优化巡查机制,采取日间与夜间巡查交替、水面快艇与陆地巡查协同、执法组交叉联动等模式,形成立体化监管网络。此外,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对偷捕人员及其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并借助“洱海卫士”小程序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的共治格局。
未来,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将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常态化巡查。通过强化日常巡查、智慧监管、加强部门协作、提升普法宣传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清网行动”经验转化为长效管理措施,全力推进洱海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在洱海边看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请及时制止,或者用手机记录下来,并通过“洱海卫士”小程序上报,工作人员将会及时处理。洱海的美丽,离不开每一位守护者的付出。从执法人员的日夜坚守,到渔民的自觉守法;从志愿者的热心参与,到游客的文明游览,共同汇聚成洱海永续发展的磅礴之力。点滴行动,皆为守护这一泓碧水;同心协力,方能留住这片绿水青山。
来源: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大理市洱海管理局
编辑:陈丝华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