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还只是小打小闹,要说能媲美荆轲刺秦的,还得是自行车刺客!”



网友常说,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话还是不太客观。

哪是草台班子,明明是个偌大的“刺客联盟”。



夏天一到,各种雪糕刺客又抬起了头,动辄十几块的巴掌大小的冰棍,还只是开胃小菜,一口吃没的冰糕售价上百块,才让你见识世间的险恶。

然而和雪糕一样喜欢背刺消费者的,还有自行车。



像什么崔克、闪电,各种公路自行车品牌定价一个赛一个吓人,崔克最普通的型号FX S4,暗戳戳1万4,还是打了9折。

你这自行车,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



饶是如此,也架不住许多中产旺盛的消费力度,想着买了这玩意儿,好歹可以骑个十年。

一年一千块,一天只要3块,高端又“便宜”,何乐而不买?



可正当他们骑上爱车,在公路上狠狠破风时,昨日刚高价买下的自行车,却说跌就跌了,而且还是,狠狠暴跌!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今日播报】【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虎嗅网】【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宰客如麻”的自行车刺客

作为户外骑行宠儿,公路自行车成了年轻人的心头爱。

这玩意儿不像徒步那么费力,慢的时候能像散步一样悠闲,想要快点,小脚蹬几下,立马乘风破浪。



特别是这几年公路自行车骑行风潮兴起,崔克、瑞豹等国外自行车巨头涌入,自行车市场顿时水涨船高。

恐怕许多老一辈人眼中,自行车价格封顶600了,稍微无良一点的卖1000,也该差不多了。



可顶奢品牌却不跟你小打小闹,1万的售价还只是门槛,最新的崔克七代madone,能给你卖到7万块。

一问原因,就是各种晦涩难懂的词语,什么高端碳纤维车型,流线型滑身设计,碟刹车型。



那头头是道的样子,不由容易让人误以为,这车的设计是不是刚刚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顶奢自行车品牌,哪怕是平民入门级别的车,也要达4、5000,一时让人眩晕,咱买的车是自行车,还是能自动行走的车?



或许是同行衬托,价格都这么高了,自然没有哪家自行车店好意思还卖低价的。

别管这车之前卖多少,现在定价就是3000,就是7000,大家都卖这么贵,关我什么事?



商家是过瘾了把自行车高价瘾,可真正拿自行车用来比赛的人,又有多少呢?

大部分人,也不过是想整辆骑着舒服的车,环行一下家周围,搞搞锻炼,哪管你什么碳什么纤维。

性价比,永远是最大的诚意。



一进自行车店,却往往是叫苦不迭,纷纷以为自己来了匪窝,展览台上的车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端着机关枪的土匪,要消费者交出钱包!

受跟风和消费冲动使然,还真有不少顾客,着了这自行车的道,花大几千几万,为阳台添置了一副晾衣架。



让那些冲动购买,然后被狠狠背刺的消费者没有想到的是,自行车的第二次背刺,又来了!

从一辆难求,到一辆算逑

2023年的时候,自行车市场尚是一片红海,数不清的消费者跳进海里。



然而不过短短两年,红海就变成消费者的“泪海”了,为啥?因为它突然暴跌了!

今年的自行车市场好似过山车,一番大起大落,然后又是大落大落。

从最知名的品牌崔克开始说起,崔克刚来中国市场,差点要改名“崔钱”,价格高得离谱,却偏偏被不少人视为“车中苹果”,搞一台又面又拉风。



今年的崔克却变成了“崔命”,催已经买过它的人的命啊。

只见各大崔克店的价格一路狂跌,部分山地自行车,跌幅甚至来到了50%。

好比刚刚重金买了一辆特斯拉,一只名奢古驰包包,不过转眼之间,花原来一半的钱就能入手了。



跌成这样子,哪个消费者不气炸?

今日播报4月9日的视频就报道了一个倒霉的消费者,这位老哥是三月初,花3888块大洋入手了一辆高端自行车。

然而仅仅过去了一个月,她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才过去一个月,就降了600!”



要说自行车价格跌得如此狠,与消费力度无不相关。

早在两三年之前,自行车骑行之风何其盛行。

莫说能抢到降价的车型了,便是想找个有打折优惠的车,也是要求爷爷告奶奶,历经水深火热才有可能抢到。



可当消费大浪褪去,虚浮的售价终于露出了它真实的面目,大家开始冷眼旁观这逆天的售价。

车一卖不出去,库存立马爆炸,于是从崔克开始,再是闪电,瑞豹,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车,纷纷跟着降价,而且还是猛降。

可你哪怕降价了,大家就真的会买吗?



有网友直言,虽然一直都很想买崔克,恰逢现在也降价了,可突然觉得,买降价的崔克,会不会很“跌份”?

更多的人却是担忧,当他们咬牙买下降价车后,才刚上路破风,一刷手机,脑瓜子又嗡嗡叫了起来——又跌了。



一车难求,终于演变成了“一车算逑”。

不过比起国外自行车品牌的汗流浃背,国内自行车品牌,似乎如沐春风。

国产品牌崛起,墙外开花墙内香

山地和公路自行车的兴起,无可否认的是,的确由国外户外爱好者带着起来的。



特别是各种自行车品牌,也以崔克马首是瞻。

然而随着国际大牌的降价,国产品牌,竟然强势崛起了。



以喜德盛为代表的国产自行车,在2022到2024的互联网直播带货浪潮中,着实赚得不少颜面。

接着又是“升级不升价”的性价比大浪潮,硬生生从国外大牌手中抢下一块肉。



实话实说,如闪电这种有着“环法认证”标签的自行车,好不容易兴起喜德盛,是自然没有人家的底蕴深厚。

然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起这些远离老百姓,高不可攀的概念,咱就整点实在的,性价比。



一边是升级不升价的战略,虽然对品牌没有多大的溢价价值,可对消费者的钱包却很有“保护意识”。

苹果是很香了,可它贵得没理由,价格更是高的没理由,国内能在同类价格替代的手机,可有太多了,自行车也是。

碳架、碟刹应有尽有,而且价格更划算,那还有什么理由买你的外国货?



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然而对于国产自行车品牌而言,却是实打实的“墙外开花墙内香”。

在国内自行车市场上,光2024年到现在,就新增了130万家相关企业,如迪卡侬一般的亲民户外运动店,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



其实无论是崔克还是喜德盛,贵一定有贵的道理,而便宜更有便宜的理由,消费者真正关注的又岂会只有价格,除此之外,还有那实实在在的性价比。

其实骑行的真相,哪有那么复杂,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一句话。

“什么碟刹圈刹,能载小兔崽子安全上下学的刹,就是好刹!”



结尾

崔克的忠实骑行车主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小小的一辆自行车,竟然会“背刺”他们两次,一次比一次心碎,国产自行车的崛起又实在让人开心,因为这代表着,大家能骑上更有性价比的车了。

而各位又是如何看待这事的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今日播报】【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虎嗅网】【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