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提问称,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达成协议,就按美方说的办,美才是定规矩的一方。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与中国就此类协议的谈判尚未开始。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Axios新闻网注意到,在特朗普发表这番言论的不久前,美国政府同一天发布的两则涉华关税消息,无一不表露出政府态度的缓和。首先是被视为关税谈判主导者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二当天早些时候,他在一次闭门讲话中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发出警告,向投资者坦言当前僵局“难以为继”。Axios新闻网称,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当天早些时候的回应,则呼应了贝森特对与中国谈判的积极预期。尽管两人都没有表示中美谈判已经开启,但莱维特仍表示,特朗普希望人们知道,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达成潜在贸易协议方面进展顺利”
市场层面也对这一预期作出快速反应。22日美股盘中回升,多家科技与制造业公司股价集体反弹。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当日午后上涨逾2%,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亦有不同幅度的回暖。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对中美缓和迹象持乐观态度,这将为全球市场重回增长轨道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中方亦对谈判持开放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问题,关键是美方应拿出诚意与具体行动,推动谈判真正取得成果。”
特朗普希望企业“自己想办法”,但现实是,除了降低关税或与中国谈判,几乎没有其他出路。再次一点,通胀危机逼近,政治代价正在累积。目前,美国通胀数据尚未大幅攀升,主要是因为企业库存仍在支撑。但一旦库存消耗殆尽,物价上涨将直接冲击普通消费者。历史经验表明,物价问题直接影响选民情绪。2022年中期选举,拜登政府因通胀问题遭遇惨败,共和党一举夺回众议院。如今,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5%,低于拜登上任同期的56%。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就是扛不住了,要知道,自从特朗普出台这轮关税政策以来,一直面临着国内外的多重压力。因为这场贸易战已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大幅下调,并使金融市场陷入低迷。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因此创下了总统生涯的新低。其次,特朗普宣布将对等关税政策暂停90天,原本是打算利用这段时间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并且施压他们站队美国孤立中国,但现实证明这一套也行不通,不管是英国、欧盟还是日本,都纷纷反对与中国脱钩
而这轮关税政策也让特朗普明白了对华施压是无效的,从开始的10%到20%,从20%再到54%,在中方给出关税回击同样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之后,特朗普将对华关税又加征至104%、125%、145%,再到最后的245%。正如外交部所说的这种关税政策已经沦为了数字游戏,实际上早在关税达到100%这一分界线的时候,接下来的关税政策就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中美间的贸易已经中断了。
特朗普(资料图)
除此之外,像是澳大利亚、巴西、南非、阿根廷这些国家也在蠢蠢欲动,试图取代美国商品的在华市场。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只要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关税战争持续几个月的时间,美国的在华市场就会遭到全面取代,这对美国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如果关税政策继续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在今年和明年可能会迎来不可避免的衰退,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家克劳辛表示,如果关税持续下去,美国不陷入经济衰退自己将会非常诧异。